(广西电视台新媒体资料图片)
本报讯 据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焚香烧纸,揽菊入怀,寄托哀思。虽说每到清明节,南宁市的各大墓园都会出现大批的祭祖人群,但是墓园里却仍有一些墓碑前是冷冷清清,甚至是多年没人祭扫。针对这种情况,南宁市的一些墓园在今年尝试推出了代客扫墓的服务。
据广西烈士陵园南宁佛子岭公墓公墓科科长唐正旭介绍,由于有一些逝者的后人是在国外,或者出差没空,公墓这里可以开展代客扫墓这个服务。到时候公墓的工作人员可以有送鲜花,上香、烧钱纸还有录制十秒钟祭扫视频。
关于如何进行代扫,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办公室副主任陈胜云说:“比如有一些寄语,纪念哀思的词语,我们也会帮在墓前宣读。除了清明节代客扫墓以外,还会有其他的服务。比如说每天一支鲜花收费1元钱,一年365元钱。”
陈主任说,这项服务他们园区已经推出四个月了,截至目前,前来咨询的市民不少,但是没有成交一单。
而记者注意到,拜、扫、烧香、读辞、哭坟、甚至是手机直播,其实在国内的一些城市,代客祭扫的服务内容早已覆盖,有的商家甚至还通过互联网来招揽生意,服务费从28元~1098元不等。而对于这项服务,市民们也是褒贬不一。
南宁市民林先生认为,清明是中国人一个传统,代表一个心意,回不来找人代替也可以,不要紧。因为现在时代不同了。
而南宁市民杨女士称“我觉得这种心意达不到,(尽量还是自己来?)是的,毕竟一年就这一次呀,你说你过年不回来嘛可以理解,但是毕竟老人葬在这里对不对。”
“孝道”文化在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里占有很重的分量,因此大伙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春节。代客扫墓心意是否能到,我们没法去统一大家的意见,不过我们不妨这么看,大家平时可以把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放在老人生前,厚养薄葬,这样不是能更好地体现中华传统孝道吗。
新闻推荐
■当代生活报记者卢荻核心提示“这些指路牌我怎么看不懂呢?”时常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南宁市区一些道路交通指路标示牌系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尽快优化完善南宁市区指路标志系统,南宁市交警部门...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