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孟振兴通讯员/黄玲音)白天泥腿子、晚上台柱子。在近日举行的南宁市青秀区第九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决赛舞台上,由辖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备受欢迎。
今年5-8月,青秀区所辖5个街道、4个乡镇及仙葫经济开发区均举办初赛,演出人数超过1500人,最终遴选出30多个节目参加城区决赛。决赛节目涵盖舞蹈、合唱、戏曲、小品、管弦乐等,其中有展示优秀传统文化、以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创作的舞蹈《祭龙图》,有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风貌的原创舞蹈《我是农民》,有体现老南宁市井文化的舞蹈《酸辣老友粉》,还有以青秀区刘圩镇“一门三进士”民间故事为蓝本创作改编的小品《钟德祥》等。兼具乡土味道和时代气息的表演打动了观众。
近年来,青秀区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每年拿出100万元扶持50支业余文艺团队,通过对广大业余文艺团队的扶持引导,催生出一批群众文艺精品,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新闻推荐
南宁全国首创新模式,启用不动产网络司法查控平台 全市各级法院可自助办理不动产查封
■本报记者史小辉通讯员陈宗仁韦骥昨日下午,南宁市不动产网络司法查控平台正式启用,赋权南宁市各级法院(市辖七城区五县基层...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