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自2002年以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完善已经旧貌换新颜。今年的7月30日,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配套设施项目(酒店、办公楼)如期竣工,会展中心新添的后翼部分——豪生大酒店也在今年8月底试营业。2019年1月,该工程的商业区部分也将投入使用。
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建设方如何攻坚克难,全力保障工程节点?昨日,记者对会展中心建设背后的故事进行了采访。
设施完善 会展中心展新颜
2003年10月,会展中心洁白的朱槿花型钢结构穹顶傲然屹立在民族大道南侧,成为南宁市新地标。彼时,置身于欢呼雀跃的人群中,中建八局二公司会展中心项目部的职工们心潮难平,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会展中心建设者的荣耀与自豪。
从2001年承建会展中心一期到改扩建工程,中建八局二公司是会展中心全部四期工程的唯一施工单位。
第1届东博会召开时,总展位数只有2506个。到2017年第14届东博会开幕前,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无柱展厅的E区建成,不仅将会展中心的总展位数提升至6000多个,更是一次性可容纳7000人,弥补了原会展中心承办各类大型展会、大型演出能力不足的遗憾。参展参会客商总数也从2004年的18000人增至2016年的65000人。会展中心完善的展览功能强有力地推动了南宁市会展经济的发展。
2016年9月11日,第13届东博会计划在B区的金桂花厅开幕,可是直到当年的4月,B区还处于毛坯房阶段。东盟各国官员前来考察时根本不相信这将是新一届东博会的主会场,他们坚持要求去看“真正的会场”。其中一位官员说:“几个月完成建设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总不能在毛坯房里开会吧。”而5个月以后,建设方不负所托,如期建成A、B区展厅。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项目按照一星级绿色公共建筑技术体系进行设计,采用了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优化、大面积屋顶绿化、屋顶一体化水平外遮阳构造、屋顶太阳能柔性薄膜光伏发电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节水浇灌系统等,打造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公共建筑,为市民营造出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观展环境。
攻坚克难 全力保障工程节点
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重点项目,“朱槿花”完美绽放的背后,是参建各方的辛苦付出。
为确保改扩建部分在本届东博会前投入使用,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吹响会展中心改扩建配套工程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中建八局二公司会展中心项目部派遣最专业的团队前来支援,到项目蹲点协调,并组织现场劳务队组,增加600多名工人火速进场,提供人力、物力和技术的全面支持,形成了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24小时倒班不间断作业的施工热潮。
项目“冲刺期”采用立体交叉施工,高峰期超过2000人同时施工,工序间容易彼此干扰。为此,项目部科学安排各劳务分包单位、专业队伍衔接有序进场,保证了同一时段的高效工作。同时,全力组织保护成品,尽可能减少返工,极大限度实现“最优方案”和“最短路径”。为24小时不间断作业,项目部制定详细的倒排计划,按楼层区域及专业小组编排,分管人员对区域内工作了如指掌。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各部门和劳务负责人组成现场督导检查小组,坚持每天碰头,及时解决问题。
800多名工人忙于电缆桥架、暖通风管、消防管道等安装;700多名工人进行吊顶、地面砖、墙面砖、腻子施工;90名管理人员严格按工序要求组织工人们交叉施工,安装、焊接、涂漆、调试等作业面同步展开……
风雨兼程 会展之作圆满收官
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改扩建配套工程的推进,“朱槿花”愈开愈盛。相比改扩建前会展中心展览面积不足,配套不足,设施陈旧,交通不畅等问题,如今的会展中心已经蜕变成能够提供足够的会议、住宿、餐饮、商业等综合服务,同时又能独立运营、功能齐全的集休闲、旅游、消费、会展服务为一体的超大型会展建筑群。
项目团队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当初的奋斗场景一幕幕浮现——
郑风彪,二公司技术专家,项目书记,人送外号“挑山工”。他负责石园路、竹溪跨线桥、会展西侧环道和七支路四个区域工程,并为会展中心改扩建配套工程的施工把关,为抢工献计献策,扛起重担。
杨阳阳,项目负责人,人送外号“手机控”。他说:“不是我不想休息,我是实在放心不下。”他的电话白天晚上从没停过,俨然是“工作热线”,父母亲带着爷爷奶奶从山东来看望他,他也忙得无法好好与家人相聚。
袁艳乔,项目副经理,人送外号“暴走狂”。年近60岁,日均行走近3万步,工作琐碎复杂,忙于各种协调调度,瘦小的身体里蕴藏巨大的能量。
张仲林,技术负责人,人送外号“妙手神医”。不管白天、黑夜,晴天、雨天……专治各种难题,时刻为项目预判排忧、“号脉开方”,他说:“做!就要做到最好!”
新闻推荐
马云发丝刻语录 象牙上面雕名画 200件精微雕刻艺术作品在南宁博物馆展出
▲象牙微刻微画《富春山居图》(南宁市博物馆供图)?马云头发丝中的刻字(南宁市博物馆供图)▲观众正透过显微镜观察马云的头发...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