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话山歌表演。(邓国华 摄)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通讯员郭超前)近日,舞狮、粤剧、民族舞蹈等精彩的表演节目纷纷登上扬美古镇文化广场舞台。独具特色的竹竿舞、滚铁环、打陀螺等互动项目,让广大游客感受江南区民间体育竞技的乐趣;梅菜扣肉、杨桃叉烧及以“扬美三宝”为代表的江南区特色美味小吃让游人一饱口福。
这是江南区平话文化旅游节从最初的城市“舞台剧”逐步向乡村延伸的一个缩影。活动期间,扬美古镇商业门店销售格外红火,左江鱼、河虾、木瓜丁、扬美梅子酒、沙糕、豆豉、梅菜、甜玉米等特色食品供不应求。此外,江南区自治区三星级农业休闲(核心)示范区四季那廊、生态综合示范村根竹坡也因活动内容丰富、节目精彩,迎来了区内外成百上千的游客,游客在赏明清古镇、品乡村美食、看民俗表演、听平话山歌、购农特产品中,体会和感受“中国平话文化之乡”的独特魅力。据不完全统计,仅9月14日、15日两天,到江南区各景点观光消费的区内外游客就超过30万人,旅游收入近5000万元。
近年来,江南区规划和打造江韵扬美、土改畲坡、四季那廊、左右逢缘(缘即源,左右江汇聚邕江的三江口)、岜博山、南曦朝阳等景点,联接城市3A级景点南宁华南城、准4A级景区百益·上河城和融晟天河广场·海悦城,构建“大扬美”旅游圈,走“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将旅游与本土民俗文化、非遗项目、美食品鉴、户外体育、摄影绘画等业态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做优“平话文化旅游节”“菠萝岭元宵花灯节”“疍家婚礼”“三月三·赶大圩”“龙舟上水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强势品牌。通过载体创新性、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和乡土平民化、农旅融合化、运营常态化的特色节庆活动,形成完整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产销体系,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同时,利用区位优势,深挖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功能,打造集文化扶贫、精神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在传承、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改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旅游扶贫的积极作用,振兴农村经济和乡村文化旅游经济,让辖区近50万群众广泛受益,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一男子找人帮代刷“流水”,结果骗走对方20万元 行骗后潜逃5年 一审获刑3年多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王斯通讯员罗利艳)南宁男子黄某滔找人帮代刷“流水”,结果骗走对方20万元(本报5月22日曾作报道)。近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