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天气乍暖还寒。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南岸村一派农忙新气象:三角梅种植基地里,梁集启和管理人员正在研究管理技术、销售渠道;养鸽基地里,卢烘学正在打理鸽子,林晓娟的母亲也开始了保洁工作……
梁集启是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南岸村党总支部书记,村里群众找他办事,他总是满口答应:“得、得、得”,所以人称“得大叔”。南岸村有4个自然坡,村民4557人,贫困人口342人,2017年村集体收入3.6万元。近年来,为了带领村民脱贫,改善村庄条件,壮大村集体经济,“得大叔”走出了一条特色脱贫路。
精准施策,做困难群众的“引路人”。梁集启针对致贫原因,因人施策、精准施策,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卢烘学家有7口人,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他渴望养殖肉鸽创业致富,梁集启就想方设法帮扶他养殖了几千羽肉鸽。如今,卢烘学家庭人均年收入达5600多元,成为特色养殖脱贫“明星户”。村民林晓娟的女儿读中职、儿子读小学,靠她外出务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梁集启为林晓娟的女儿申请了3000元/年的“雨露计划”补助资金,为她的母亲申请坡队保洁员公益岗位,每月岗位补贴1800元,既“扶智”又“扶志”,林晓娟一家人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改善条件,做惠及民生的“铺路石”。要致富先修路。梁集启致力于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硬化了18公里道路,村里的瓜果“土货”销售更顺畅,成为经济发展“致富路”,村里新楼房渐渐地多了起来。此外,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建设4个高标准灯光球场和文化活动室,定期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组织村民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找准路子,做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保障。过去,村里想发展产业,村民不支持、不同意,因为没钱,怕亏本。如今,南岸村入股龙头企业,投入大兴产业园、南宁三角梅合作社等多个扶贫合作项目,一个个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茁壮成长。预计至今年底,该村集体经济将达到8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60多户200多人。
(李敏生吴润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文景)11月21日,记者从服务第十二届园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南宁园博园所有主体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