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有道
管弦士
据《南国早报》报道,近日,南宁市就《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召开立法听证会。围绕现有超标电动自行车(俗称电驴)还能开多久的过渡期问题,16名代表陈述了他们的观点。
今年4月15日,强制性的电驴新国标将实施,意味着南宁市90%以上的在用电驴不符合标准。所幸的是,新标准正式实施后,对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电驴,由地方政府制定解决办法。
南宁市将如何管理电驴,市民非常关注。一是因为该市电驴非常多,目前注册登记量已达240万辆;二是因为该市超标电驴特别多,从2013年8月15日对电驴进行上牌管理,到2014年2月10日超标电驴上牌的最后时限,该市登记上牌的超标电驴超过106万辆。
很显然,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和其他“拖泥带水”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同,超标电驴的管理,从一开始就为后来解决问题做了准备。
我们先要了解事件的背景。2009年,国家标准委公布《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规定“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该标准计划于2010年起实施。对此,中国自行车协会以及各地方协会提出暂缓实施或撤销有关国标的申请;同年12月,国家标准委宣布该国标的部分内容暂缓实施。之后直至2018年5月15日,新国标才正式发布,对最高车速、整车质量作了调整。
且看广西的实践。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电驴行驶于大街小巷,妥善管理电驴成了迫切需求。可是,新标准却处于“暂缓实施”状态,怎么办?2013年,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规定,“超出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给予发放临时号牌和行驶证,使用年限为4年”。转眼间4年过去,“神仙”的“架”依然没有“打”完。交警总队决定,让电驴临时号牌延期使用,待新国标出台后再制定规则。这个做法,既把问题“绕”了过去,又有效地防止了超标电驴“失控”,为新国标尘埃落定后妥善解决问题做了准备。
再看南宁的做法。法规、政策必须遵守,市民骑电驴出行是现实需求,对电驴进行管理则不容拖延。于是,在新国标的等待期,该市有别于很多城市,“自掏腰包”为所有电驴上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电驴的“南宁模式”。新国标2018年5月15日明朗后,该市即着手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当月30日,公布《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近日,又为此召开立法听证会。
定标时避免着急、武断,立规时避免死板、僵化,执行时避免盲目、机械。在问题不能一下子全部解决的时候,让市民有车骑、难题不扩大,使事件有控制、分步骤推进,既能体现法治的权威性、稳定性,又能主动找出维系有序管理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办法,超标电驴的管理“成如容易却艰辛”。
解决超标电驴问题,如今终于到了“最后关头”。回味其速度之慢,并非坏事反是好事;细品其各个环节,法治进步尽在其中。
法治,究竟要怎么治?简而言之,一是依法而治,这就要求别突破法律框架随意出台规定,搞得民众难以适从;二是良法善治,这就要求多从百姓的角度考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欣通讯员卢宁斌)昨日下午,记者从南宁市交通执法支队了解到,14日,市交通执法支队一大队出动21人次,在埌东汽车站周...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