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南宁新闻 > 正文

王福春:定格火车上的中国

来源:齐鲁晚报 2019-02-17 05:13   https://www.yybnet.net/

1994年沈阳-大连的火车。王福春摄1997年从牡丹江开往长汀的列车。王福春摄□本报记者张九龙

近40年来,他北上漠河、南下广州、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平均每年乘火车上百次,将相机镜头聚焦于火车和火车上的中国人,用影像记录人和火车的变化,留下了上万张底片,被誉为“中国火车摄影第一人”。他,就是王福春。

春运、返乡潮、绿皮车……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安全、方便、便宜的火车是中国人长途出行的首选。那时候,火车速度低、车次少,超员现象普遍,加上民工潮爆发,一到春运高峰期,火车上几乎没有一丝空间,上车都得从车窗爬进去。

王福春,1963年考入绥化铁路机车司机学校,毕业后当了5年兵,转业回到三棵树车辆段工作。1977年起,他走上了专业摄影的道路,现为自由摄影人。

“能够坚持40年,是因为我对铁路有感情。”王福春的哥哥曾是哈尔滨铁路局的一名职工,王福春从小就跟哥哥住在火车站附近。天天听火车鸣笛,刷火车、扫火车煤、捡炉灰渣子,这些事王福春都干过。他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铁路。

2017年,他的摄影作品选《火车上的中国人》出版发行,书中精选了114幅摄影作品。2018年,同名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些黑白纪实摄影反映了中国人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打麻将、集体做广播体操、带宠物上车,这些场景今天看来已经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有些场景却从未改变:送别亲人时的哭闹、情侣间的含情脉脉、回家与亲人的期待……

火车,是一个流动的中国。王福春的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变迁:

1986年,从哈尔滨开往北京的18次特快列车上第一次出现电视机,全车厢的人都抬头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当时,电视机还是奢侈品,百姓家中很少见。

三年后,由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上,旅客自带收录机在车厢里收听邓丽君的歌曲。当时邓丽君风靡全国,正所谓“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她甜美的声音打动了整整一个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是绿皮车的黄金时代,火车里总是人山人海。1992年,从南宁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由于车厢太拥挤,一位年轻的妈妈想出了用八宝粥的铁罐当“临时厕所”的办法,以解决儿子的内急。

没多久,空调车步入人们的生活,坐火车舒服多了。1996年,从北京开往呼和浩特的列车上,因为空调冷气开得太大,乘客都冻得钻到座椅套里睡觉。

1997年,由牡丹江开往长汀的列车上,列车员高举一块印有“放像车厢”几个字的牌子走过,“放像车厢”即电视车厢。从那年春运开始,铁路取消“以棚代客”的做法,中国铁路结束了用无厕所、无水、无窗户的“闷罐子车”运载旅客的历史。

1999年,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一个年轻人在餐车里用磁卡打电话。磁卡电话是邮电部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公用通信手段,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发挥了不小作用。

进入新世纪,人们生活的变化就更大了。2008年,北京到上海的列车上,小姑娘在手机上看电视连续剧。2009年,广州到北京的列车上,上铺的乘客用电脑来度过漫长的黑夜。2010年,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动车上,抬头就能观赏车厢电视里放映的节目,每个人却都低头玩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

从王福春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的点滴变化,看到了一张张中国面孔,看到了一个个中国故事。

铁路的发展见证了中国速度,但王福春还是很怀念上世纪90年代慢悠悠乘火车的感觉,因为那时的每趟火车堪称中国人的“临时大家庭”。

当时的火车上,四面八方的乘客聚在一起,相互一交流,短短几分钟就成了朋友。“人们没有防范意识,有烟同抽、有酒同喝,打扑克下象棋缺人了,招之即来,这是一种感情。”

他永远忘不了1995年7月开往南宁的那趟列车。当时,列车缓缓停在了西宁站台上,一名年轻军人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送站,小女孩哭喊着,死活要跟妈妈去,原来出乘的列车员是她的妈妈。

几分钟后,列车启动了,小女孩呼唤妈妈的声音随着列车的远去,被列车的轰鸣声给淹没,那列车员妈妈不停地挥手。王福春说:“透过车窗,在阳光照射下,我分明看见了列车员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我被感动了。这就是母亲,一个普通的列车员母亲。”

他躺在卧铺上怎么也睡不着,孩子满脸流泪的可怜相不时浮现在眼前,那撕心裂肺般呼唤妈妈的声音,一直响在耳畔。他想起了自己三岁失去母亲、五岁失去父亲的经历。“打我记事起,是嫂子带着我,她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把我拉扯大。是姐弟之情,还是母亲之爱?我说不清楚。可是,我深深地懂得,正是这种爱,弥补了我心中的伤痕。”在《火车上的中国人》一书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

王福春喜欢火车上时间与空间交织交错的感觉。在列车启动时,窗外还飘着鹅毛大雪,一觉醒来,又发现自己已融入江南春色。“当我的镜头聚焦莘莘学子苦读时,身后还响着搓麻将的噪声,另一车厢里有小女孩望着车窗外默默地发呆。那么,迎面驶来的列车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正是旅途中点点滴滴的感动、感触,让他对这项爱好痴迷不已。然而,当一名火车摄影师并不容易,甚至很危险。为了拍蒸汽机车,他曾登上荒山寻找角度,结果全身冻透、从山上滚落下去,导致肋骨两次骨折、左腿胫骨骨折,掉进松花江……

最危险的莫过于1991年的那次“生死时速”。当时,王福春坐火车从哈尔滨前往上海,车上人挤人无法移动,高温下的烟味、汗味弥漫。趁着火车临时制动的机会,他顺势下了火车散散步。结果,刚走没几步,车开动了,王福春竟然跑了两步扒上火车。

起初火车速度低,他还扒得住,保持身体与地面的垂直,出站以后,火车很快提速,手扒着火车,他身体已经开始飘起来了。在这关键时刻,车厢门打开,乘务员和一帮旅客把他拽了上去。上去之后,王福春坐在地上喘着粗气冒着虚汗,十多分钟站不起来、说不出话。

有个旅客问:“你不要命了?你非要坐这个车,你不能坐下一辆车吗?”王福春回答:“我的摄影包在车上,胶卷、镜头都在里面,不上来就丢了。”

1977年,王福春开始拍摄,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中国铁路的发展变化,他都经历了,见证了,记录了。这是他的兴趣爱好,更是他引以为豪的事业。

现在,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居世界首位,“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线上再次跑出中国速度。王福春说:“中国现在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就包括高铁,身为一名‘铁路人’,我感到很骄傲。”

新闻推荐

主卧插座缺地线 踢脚线安装不正

插座缺地线存在安全隐患。窗玻璃压条缺失会造成渗水现象。扫码关注南国装友会,免费验房。南国早报记者王光家文/图验房档...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王福春:定格火车上的中国)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