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宁 今日武鸣 今日隆安 今日马山 今日上林 今日宾阳 今日横县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今日南宁 > 正文

考前直播复习过程成新潮,本地七成受访者曾看过 直播学习,是作秀还是逼自己成功?

来源:南国早报 2019-11-12 15:44   https://www.yybnet.net/

越来越多人喜欢在网上直播自己的学习状态。 网络截图南宁学习直播情况线上调查

南国早报记者黄婧

随着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打开摄像头,直播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最近,一种直播学习的方式在网上走红,一些准备参加考试的人,把自己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公开直播,引来不少网友点赞围观。与此同时,社会对直播学习的质疑也纷至沓来。南宁本地网友有参与过直播学习吗?这种直播是如何进行的?学习直播给镜头前后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大家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方式?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1现象

直播学习走红网络,引上万网友围观

简易的书桌上,摆放着笔记本、习题册等学习用品,一双手正在奋笔疾书……这是一个网络直播间的画面,镜头前的主播没有露脸。如果不是直播间内滚动的励志标语和不断跳动的计时器,观众很难猜出这里正在进行学习直播。记者了解到,眼下这种直播形式正在各大直播视频平台流行。

在“bilibili”网站(以下简称B站),记者在直播频道搜索“学习”两字,页面立即跳出五花八门的学习直播间。其中与学习相关的主播有1000个,同步在线学习的直播间500多个。在这些直播间里,有的在紧张备战考研,有的在记背英语单词,有的在展示高考复习过程,还有的则埋头写作业。在小红书社区,记者用手机搜索“学习直播”,随即刷出许多与其相关的视频笔记。

记者注意到,尽管大家直播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一些操作却是“标配”。例如直播学习时页面都会列出学习目的、学习时间、今日任务等内容;直播的场景也都较有学习氛围,不仅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一些直播间还会配上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还有主播大多不露脸,很少说话与观众互动,只是自己坐在桌前自顾自地学习。而在直播间的评论互动区,一些围观的网友不时交流讨论,有的为主播加油打气,有的在探讨学习问题。

据了解,直播学习最初从国外兴起,2016年前后传入国内,随后在多个视频、直播平台上受到欢迎。今年5月,B站曾公开披露今年以来有2027万人在该站学习,用户在该站直播学习时长突破200万小时。而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以“studyaccount”为主题的学习打卡视频播放量达到了14.2亿。

2对话

每天直播数小时,只为监督提高效率

南宁姑娘小夏平时喜欢在网上刷博看视频,直播学习这种新潮方式吸引了她,很快她从看客变成了主播。“有人盯着自己学习,或许效率会高一些。”她说,她的自律性较差,平时自习要是身边没有同伴就很容易偷懒分心。今年年初,她在网上意外发现直播学习的方式,开始只是去围观,后来她发现不少主播竟能坚持每天在线直播学习。想到自己要考研复习,她决定用这种方式逼逼自己。

“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复习3小时;周六周日,从早上9时到晚上9时,每两小时换科目复习。”这是小夏列出的学习时间和任务。她说,目前在读大四,直播学习多在宿舍进行。刚开始直播学习时,她常常会因为直播间的讨论而分心,总想看看大家说了什么。但只要她分心不学习,观看直播的人就会马上提醒她“主播,怎么不学了”“别走神继续加油”,她又立马回到学习状态。后来为了学习,她索性关闭了弹幕,也不回复观众的问题,全程只做与考研复习有关的事情。

“还蛮有收获的。”小夏坦言,通过直播学习她收获了鼓励和监督,每当自己想要偷懒不努力时,看看观看人数又会坚持下去。一些网友还会发私信与她分享学习心路历程,大家相互鼓励,让她感觉考研路上温暖而不孤单。她觉得,自己如今学习效率提高不少,也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以前是为了镜头而强制坐在桌前,现在就算没有网友围观,自己也照学不误。”小夏说。

3声音

七成受访者看过学习直播,有人赞有人疑

像小夏这样的学习直播,你看过或体验过吗?为了解本地情况,记者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在线上展开采访,共有102人参与问卷。受访者中,既有大中小学生,也有社会人士。在问及是否有看过网上学习直播或参与直播学习时,超七成受访者表示有观看过学习类直播,有近四成受访者表示进行过直播学习。而问及“直播学习中你关注什么”,九成受访者表示最关注直播者的学习方法,五成受访者关注直播的学习环境,四成受访者在意与直播者的学习交流互动,还有三成受访者对直播者的学习用品感兴趣。此外,大家观看学习直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许多人是点进去看看就出来,仅有少部分人是为了陪直播者学习而选择长时间观看。

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方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对直播学习的方式有赞有弹,学习氛围强、起监督作用、传递正能量成为许多人点赞这种方式的原因,但同时也有一部人质疑,这样的学习是否容易流于形式,担心在线直播学习过于聚焦反而容易分心。“看着是挺正能量的,不过受益的感觉只有主播,估计看客早没心情学习了。”广西大学大三学生杨同学曾围观过学习直播,他坦言直播学习的画面确实有让人想学习的短暂冲动,但后来他发现越来越多的看客关注的不是学习,反而讨论起各种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而一些直播间里特意凸显的精美学习用品,也给人感觉是为了直播才刻意去学习,这让杨同学感觉这样直播学习的动机有些不纯。

“如果真有心要学,不一定要放在镜头前才能做吧。学习是为了自己,没有必要广而告之。”正在备战公务员区考的罗先生看来,并非所有人都能在镜头下自如地学习,有些人在镜头下学习反而会不自在。通过直播的形式来学习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却不一定好。他说,直播中看客既看不清主播在写什么,也不知道直播者如何复习,他感觉这样直播学习,容易流于形式。

4思考

学播效果因人而异,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从这两年的朋友圈花式打卡,到前段时间的“付费自习室”走红,再到最近的直播学习吸睛。近年来,为了督促自己学习而使用的方法层出不穷,有专家表示,当代青年对学习的认知,已从过去的埋头苦读,转变向氛围营造。那么,通过直播来学习是否适合每个人呢?

广西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一表示,直播学习者的心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希望借助直播监督自己,这类人往往学习自觉性较差;也有人在寻求有共同追求认知的同伴,寻找学习的共鸣;还有一些人是虚荣心作祟,觉得什么东西流行就盲目跟风模仿,体现的是一种从众的心理。不管大家直播学习的出发点是什么,但营造出来的学习氛围是值得肯定的。

陈一说,直播学习会产生一种仪式感,通过直播营造氛围,能排解学习的孤独感,吸引更多人加入学习,从中寻找学习的成就感。“但别演变成完全依赖。”网络直播只是用于学习的一种工具和方式。如果有一天没有网络直播,没有手机对着你,你就不能好好地学习,说明你心理上已经形成一种依赖心理,这就不可取了。学习最终还是要看个人的自觉性,而不是外物的刺激,建议学习者增强自身自觉性。

南宁市教学骨干、德育高级讲师黎日葵认为,在当下无所不播的网络时代,直播学习算是一股清流,它不会像其他直播那样为了吸粉获取流量而频繁和网友互动,很多时候主播甚至连脸都不露,只是直播自己如何看书、如何做笔记、如何背诵、如何查资料的过程。而也只有主播认真学习,努力保持学习氛围,才能留得住直播间的粉丝。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直播学习的出现,恰是对学习的监督和鼓励。不过黎日葵认为,直播学习是否有成效,关键要看当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如果对学习有热情,学习目标很明确,那么这种方式确实对直播者起到督促作用;但学习态度散漫,对学习缺乏规划,那么直播学习则容易适得其反。

黎日葵表示,直播学习的方式不适合每个人,有的人过度关注直播的形式,比如购买摄像头、调灯光、角度等,而忽略学习内容;有的人过于关注直播的反馈,容易被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分心,忽略学习效果。这些都容易导致直播学习流于形式。她建议,学习是为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重要,不要盲目跟风。

新闻推荐

增进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的认同感 “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下月在北海首航

本报南宁讯(记者/玉智威)11月11日,记者从在南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2019“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将...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考前直播复习过程成新潮,本地七成受访者曾看过 直播学习,是作秀还是逼自己成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