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6月21日拍摄的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田园风光。夏至时节,广西南宁田间绿意盎然,风景优美。据新华社天津6月21日电 6月21日,迎来夏至。“夏至三庚数头伏”。天文专家表示,今年入头伏时间是7月16日,三伏长达40天。
在农历的节气中,除了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一些杂节气,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农历的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如庚子、庚申等)为初伏(也叫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叫二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
按农历规定,相邻两个庚日的间隔是十天,所以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十天,但由于有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规定,所以从中伏到末伏的时间就有了十天和二十天两种情况。末伏与初伏一样固定是十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来说,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三伏恰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农谚所谓“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就是这个意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芳通讯员付晶)据邕州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南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26.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27.1%,增幅较...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