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消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这阕词出自龚自珍的《湘月》。
龚自珍是晚清著名诗人,诗作收为《己亥杂诗》。在文学上,他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引首这阕《湘月》一词少见,却是我这几年来最喜欢的诗词之一——可能诗里反映的失意、矛盾、怨抑和自我开解的心理,与我很契合吧,读来既一声叹息,又能吐出半口浊气。
高中时课文选有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和《己亥杂诗》中一首,即有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知道什么原因,天然的,我就和这位年代相隔不远的龚老兄亲近。很多年了,我很想购得一本《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但遍寻南宁、广州的书店均无。2003年,我到香港,随便去一家小书店,居然就找到了。这本书是中华书局印的,右往左翻,繁体竖行。香港的书籍和内地比,很贵,动辄一本就八九十元,其他的好书只好割爱,唯独毫不犹豫就买下这本《龚自珍己亥杂诗注》——好书到手不论价钱也。
龚自珍当然不是圣人。一时信佛,一时又不信;一时写诗,一时又发誓戒写诗,很矛盾。当然,我们是不能用今人的标准来要求古人的。
龚自珍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作有诗一首: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声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我很喜欢他的剑气箫心。
新闻推荐
扫码可看更多内容本报讯(记者彭媛媛)南宁市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报名交费工作已于6月23日结束,因无人报考、未达到开考比...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