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宁 今日武鸣 今日隆安 今日马山 今日上林 今日宾阳 今日横县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今日南宁 > 正文

贫困户变身“鸭司令”成致富带头人 西乡塘区金陵镇邓圩村今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破20万元

来源:南宁晚报 2020-06-29 06:4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周明勇)几年前到广东养殖场打工,学习技艺后回乡,通过自己努力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带领大伙走上致富路。“养鸭属于脏活累活,只要能坚持下来,脱贫不会有问题。”日前,在西乡塘区金陵镇邓圩村旱鸭养殖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里,致富带头人卢美臣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道。

卢美臣文化水平不高,但脑子灵,他认识到,相比于水鸭,旱鸭饲养周期短,对环境要求低,经济效益更可观。从广东回来后,他建棚养起了旱鸭,很快成了村里养鸭能手。村民投来羡慕眼光的同时,纷纷跟着学养起了旱鸭,不少人从中挣了钱。邓圩村第一书记杨振龙了解情况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发挥卢美臣养殖技术优势,带领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很快,通过村集体经济筹集资金,2019年11月搭建了鸭棚,投放鸭苗2.7万只。今年上半年,第一批旱鸭出栏销售,带来了12万元的收入,令村里人高兴不已。杨振龙表示,目前村里继续投入资金扩大示范园规模,将来养殖更多旱鸭,帮扶更多贫困家庭。

据介绍,在示范园养殖基地里务工的基本是村里的贫困户,通过劳动他们每月能挣近3000元。对于村里一些无劳动力的老人,基地还会为他们代养鸭子,每批50只至100只,出栏销售后还能有分红。通过这种帮扶模式,村里的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摘帽。

村民廖庆秦2016年就脱贫摘帽了,目前在养殖基地务工,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此外,通过在基地学习技术后,他在家建棚养鸭,“现在养旱鸭收益好,每只能挣4元钱以上。”廖庆秦说。2019年他又新建了2个鸭棚,年养殖3万只旱鸭,纯收入超7万元,成了邓圩村贫困户中第一个“鸭司令”。

没回乡养鸭之前,廖庆秦在南宁打工,每个月收入不到3000元,一年下来除了生活开销几乎没有存款。家里四口人,大女儿读大学,小儿子目前念初中,外出打工时他倍感压力,“自己养鸭一年下来有7万到8万元收入,在基地做工还能挣钱。供孩子读书和照顾家庭,都比以前轻松多了。”廖庆秦说着说着,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杨振龙介绍,邓圩村2016年整村实现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脱贫115户349人,余下1户1人因大灾至2020年脱贫。利用特色产业资金建成占地15亩的邓圩村旱鸭养殖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同时,帮扶村里贫困户,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代养分红。

今年,邓圩村将扩大规模建设旱鸭养殖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二期,加上新品种南瓜扶贫产业示范园、生猪养殖的大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万元大关。

新闻推荐

南宁晚报新闻客户端推出健康服务“云课堂” 糖尿病患者如何降血糖 壮医专家给出简易疗法

想观看往期“云课堂”的读者,可以通过下载南宁宝APP,在页面下方点击“视频”—“医养堂”观看本报讯(记者吴福大)自6月22...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贫困户变身“鸭司令”成致富带头人 西乡塘区金陵镇邓圩村今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破20万元)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