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宁 今日武鸣 今日隆安 今日马山 今日上林 今日宾阳 今日横县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今日南宁 > 正文

邕城笔记 回忆南宁法院旧事

来源:南宁晚报 2020-11-23 06:36   https://www.yybnet.net/

交通繁忙的七岔路口,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这个路口的共和路曾是南宁市人民法院所在地,在30年的风雨中,见证了老南宁的法治成长史。法院人换了一代又一代,共和路的旧址也已不复存在。然而,当老人跟我们讲起那些年的故事,一幅幅时代画卷仿佛又栩栩如生地在眼前展开。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3月2日,南宁市人民法院成立。

最初,法院在民权中山路市政府大院(现邓颖超纪念馆处),和市政府合署办公,1956年迁至共和路62号,1986年又迁到古城路14号,前后整整30年。因此,老一辈南宁人都习惯说“打官司到共和路”。

法院旧址建于1932年,是当时南宁市比较新颖的中西结合式建筑:中式屋顶,西式墙身,砖木结构。虽然只有两层,但高大宽敞,采光通风都很好。门厅有两根很别致的罗马柱,门窗均采用西式建筑形制(窗框下方有凸出的小窗台,上方有弓形装饰图案),造型优美,典雅大方。楼梯和天棚均为木制,底层地面铺设红阶砖。

主楼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天井,围绕主楼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形成一个长方形,与附近的民房相邻。

当时的法院人因旧利废,因陋就简,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院长是从北京政法学院毕业分配来南宁的大学生,被安排在兴宁法庭工作。那时兴宁法庭借用市政府大院一间破旧的小房办公,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白天,大家挤在一起办公;晚上,院长就把办公室当寝室,不以为苦,习以为常。直到1961年,也就是人民法院成立后第十一年、法院搬到共和路第六年,属于法院房屋的民权路36号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院里才向市里打报告将危房拆除并另建楼房,楼上作档案室和单身干部宿舍,楼下建两个法庭和一小间拘留所,以供开庭审理案件之用。老一辈的法官就是在这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保持着战争年代共产党人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以后,法院搬迁至古城路。共和路法院旧址拆除,原址建成如今的国贸大厦。而现在七岔路口的邓颖超纪念馆原来是陆荣廷老桂系时代建于1919年的广西高等法院旧址,作为文物保存下来。共和路南宁法院建筑外观和它颇为相似。

法院办公室围绕审判业务服务,包括接待来访群众,起草制作法院公告和各种文字材料,打印制作各种法律文件文书,组织公开宣判大会,印制法院布告,法警、法医、司机、档案管理、伙食、机关杂务等。那时最忙就是召开宣判大会了,准备各种材料、制作会标,布置场地,分配任务,全院动员。印制布告是最吃力的工作,跑印刷厂、校对、监印,直至会议结束,才可以喘一口气。

交通工具方面,院里有一辆小吉普车和一辆红星牌小面包车。郊区法院经常要下乡,配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平时办案开会靠的就是两条腿和自行车。电气设备只有电灯、电话、扩音机、麦克风等。现在说来简直不可思议。

共和路法院时代的法官风正气清。忙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自觉地加班加点工作。如果加夜班,大家就集体到新华街西关路口粉店吃一碗米粉,也在中山路口粉店吃过。后来因集中时间出行影响工作,也不好保密,便自己在食堂开火。刑庭一名年轻人家住民生路北三里,离法院不远,但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加班至晚上九点十点。工作告一段落,他才到西关路小食摊吃夜宵。

当时还有一位院长,从1973年到法院工作起就保持着晨练的习惯,凌晨4点钟起床跑步,从共和路跑到人民公园绕回来,洗漱后即到办公室工作。据悉,他的这个晨练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南宁夏天天气酷热难耐,办公室里,只有一两台电风扇。下雨天,穿上雨衣,跳上“铁马”,照样出门办案。那时候,不坐堂办案,没有律师举证,审理民事案件,办案人还得下厂、下街、下乡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因此,顶烈日、冒风雨,是办案工作的常态。郊区法院的一位法官办理婚姻纠纷案件,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在乡村泥路上飞奔。有一次到一农户家里,当事人下田去了,几个小孩没人看管一身泥巴,她不嫌脏,还烧水帮小孩子洗澡。当事人回来看见小孩子个个收拾得干干净净,既感动又惭愧,表示不闹离婚了,不仅案件得到顺利调解,当事人还把她当成贴心人。

干部参加劳动是当时保证干部不脱离群众的一项重大制度,老院长带头参加劳动,尽管上了年纪,依然跟同志们一样出大力流大汗,同甘共苦。每周六下午爱国卫生运动日参加大扫除,那时没有专门的保洁人员,都是自己动手打扫院内的清洁卫生。副院长的老父亲经常主动义务打扫厕所。法院每年还有支农的任务,农忙的时候,比如夏收夏种双抢,院里干部乘车集体下乡,到法院子弟下乡插队的知青点帮忙,收割稻谷。市里搞的重点群益河水利工程,院里也派员参加。法官们大多来自基层生产队、工厂、街道,劳动早已成为一种生存本能,没有人计较自己要在审判之余承担其他的社会工作。

逢年过节,由于当时物质生活比较匮乏,办公室就想方设法替大家改善生活,曾经买了猪、牛回来,请食品公司师傅来院宰杀,分配给大家。吃到新鲜的猪肉,大家都很开心。

黄善飞

新闻推荐

青秀区2020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 互联网+社区教育居民在家也能学习

机器人编程展示吸引孩子?本报记者宋延康摄本报讯(记者赵敏通讯员马达)昨日,“全民智学助力‘双战双赢’”南宁市青...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邕城笔记 回忆南宁法院旧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