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被保安拿防暴叉锁喉事件的视频截图
■本报记者陆增安
日前,南宁一小区保安与送餐的外卖小哥因出入登记问题发生争执,后保安用防暴叉锁住外卖小哥的脖子。后经警方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及赔偿协议。但此事视频在网上流传后引发热议。昨日,记者走访了事发小区和市区多个小区,业主、外卖小哥及其他市民对此持不同观点,褒贬不一。有的为保安喊冤,多数则是为涉事外卖小哥打抱不平。
外卖员与小区保安起冲突
12月15日,一段“外卖小哥被保安用防暴叉套住脖子”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后引发网民热议。据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在南宁市一小区门口,一名年轻的外卖小哥被防暴叉套住脖子,几名身着制服的小区保安在一旁围观。现场另一名外卖小哥大声斥责小区保安:“太欺负人了!你把他当人了吗?他没有威胁任何人的安全,也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据了解,网传的事情发生在14日下午1时许。事发不久,接到群众报警后,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公安分局那洪派出所民警迅速出警,并将双方当事人带回派出所调查处理。
15日下午5时许,江南分局针对此事发布通报称,因出入登记信息问题,某平台外卖员与小区保安发生口角纠纷引起肢体冲突,随后保安用防暴叉控制其颈部。后经劝解,双方自行分开,无人员受伤。经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及赔偿协议,涉事保安也已道歉并进行赔偿。
保安行为涉嫌防卫过当
17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该小区大门,岗亭内值班的两名保安以不知道详情为由,均未接受记者采访,对网传事件也没有作出任何评论,只声称有事可以找小区物业了解。之后,记者经登记身份信息得以进入小区,并来到该小区客户服务中心。
得知记者来意后,该中心一名甘姓工作人员表示,因相关负责人中午休息,交代记者可以留下联系电话,过后会有相关负责人对接。但直至当晚记者截稿时,仍未接到该小区客服中心相关负责人的电话。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相关法律人士。该法律人士回复称,此事中,若外卖小哥没有按照小区物管的要求登记相关防疫信息和出示健康码,就涉嫌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存在一定过错。但如果外卖小哥已进入小区并准备离开,小区物管有权进行补登记,但不能采取过激措施。
该人士表示,防暴叉一般用于突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抓捕偷盗嫌疑人等,而上述事件并未涉及严重的暴力冲突或者偷盗等行为,所以,物管人员使用防暴叉锁住外卖小哥脖子的行为肯定不妥当,涉嫌防卫过当。
市民观点不同褒贬不一
此事以双方和解告终,但相关视频却在网上流传并引发热议。昨日,记者走访事发小区及市内多个小区,业主、外卖小哥及市民对此事持不同观点,褒贬不一。有的为保安喊冤,多数则是为外卖小哥的遭遇打抱不平。
“我们跑外卖的风里来雨里去也不容易,都是打工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希望被尊重。”在事发小区走访时,美团外卖小哥小林向记者坦言。
而该小区业主林先生则表示,外卖小哥进出小区,保安有权要求登记相关信息,这也是为了小区和业主的安全。但用抓坏人的防暴叉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外卖小哥,不管这事出于何因,保安的行为确实过分了,不应该。
“如果是外卖小哥不配合进出登记,大不了报警处理就可以了。现在这样搞说轻了是滥用职权,说重了就涉嫌故意伤害。”市民刘先生为外卖小哥鸣不平。
也有部分市民为保安喊冤。“疫情期间,保安这么做,也是为了小区和业主们的安全考虑,被迫为之。”事发小区外店铺老板表示,如今网上的舆论一边倒,而他确实为保安受到的处罚喊冤,“想想,双方互不认识,保安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对付他,肯定是他说话太牛、太嚣张了。”
“没有看到前面的视频不好说谁对谁错。但保安尽职你们说,不尽职你们也说。难道保安在一旁闲着,让人员随意进出?保安亭旁电瓶被偷,难受不难受?”市民马先生认为,保安是在履行职责,既没错也不应该担责。
【网友热议】
本报对于此事的相关报道在多媒体平台发布后,也引发众多网友跟帖留言热议。
网友“德华”:让保安也尝尝锁喉钢叉的味道,换位思考一下。
网友“木子李”:这个保安过分了。
网友“&WSM&”:有些外卖确实过分,不配合做好人员进出登记,保安履行职责。
网友“^O^~斌~^O^”:快递超时被扣钱,基本都白干了几单。
网友“清静”:保安履行职责,正当自卫。
网友“王工”:滥用警械!
新闻推荐
中国-东盟(南宁)粤剧大赛吸引国内外粤剧演员和爱好者参赛 学生选手成为戏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
小选手石唯颂表演粤剧《女儿香》选段《剑归来》本报记者李宗文摄本报讯(记者李宗文实习生廖珊)近日,中国-东盟(南宁)粤剧...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