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会显示南宁AED配置地点。南国早报记者 赵劲松摄
“关注急救神器AED”之现状篇
编者按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被称为“急救神器”,在“黄金四分钟”抢救时间内正确使用AED和心肺复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概率。在公共场所配置AED,也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4年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在广西首次配置AED。如今,南宁公共场所AED配置情况如何?现有的AED是否发挥过作用?全面配置AED还要等多久?南国早报今日推出“关注急救神器AED”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南国早报记者赵劲松张文卉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在公共场所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让它像灭火器一样得到重视和广泛配置使用,建议赢得不少网友点赞。8月25日,广西红十字会向全区各级客运、轨道交通站点捐赠一批AED等急救物资。这是广西地铁、汽车客运站首次迎来“救命神器”。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AED在南宁的投放现状还不理想,目前总数为130多台,面临着数量少、培训少、认识少、使用少的情况。公共场所一旦有人出现心脏骤停等突发意外情况,面临着AED不会用、不懂救、不敢救的问题。
1
专家:
公共场所配备AED
关键时刻能救命
6月13日凌晨,在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战芬兰的比赛进行至第42分钟时,丹麦球星埃里克森心脏骤停突然倒地。37秒后,医务人员迅速进场为其心肺复苏,并使用了AED除颤,助他逃过一劫。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像埃里克森这般幸运。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5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猝死原因多数为突发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而这类疾病多发生在医院之外的公共场所。近来年,在南宁市南湖公园、江北大道、朝阳广场等公共场所,就曾发生过多起猝死事件。
“很多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一方面是因为救护车无法短时间赶到;另一方面,是现场缺AED,导致错过最佳急救时间。”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石磊说,在心脏骤停发生的“黄金四分钟”内,如果给予正确的救助,将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石磊说,心脏骤停发生时,80%的人在3~5分钟内出现室颤。AED能够监测心率,并通过快速放电的电击方式,有效帮助患者终止室颤发作,恢复正常心跳,可以说是“救命神器”。AED最大的特点是操作便捷,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安全性很高,较之单纯心肺复苏,AED可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因此,AED在公众场所普及非常有必要。
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AED设备已逐步介入院前急救,我国主要城市在大型交通枢纽以及人流密集型场所陆续开展了AED配置工作,上海早在2015年9月就启动了在公共场所设置AED的项目;深圳、南京、徐州已实现AED在地铁交通的全覆盖;北京、广州也相继提出了AED覆盖轨道交通的明确规划。
2
探访:
南宁市有130多台
多为单位采购自用
南宁公共场所AED目前布局情况如何?记者打开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以广西展览馆为中心,半径两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台AED。将范围扩大至5公里后,才发现有4台AED,分别位于南宁市桃源路、白沙大道和秀灵路。
8月27日上午,记者根据地图导航,来到距离广西展览馆最近的AED配置场所——南宁国宾美景养生酒店。酒店大堂侧门处摆放着一个微型应急站,但里面的AED已不知所终。一名酒店工作人员表示,AED投放位置并非在人流最为密集的酒店大堂,很多顾客都不知道有这个设备,而且投放后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记者多方探访得知,2019年9月,广西老年大学自费购买了两台AED,分别投放在凤岭校区和园湖校区。广西老年大学学员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日均参加活动人数近3000人(次),高龄人员密集,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投放AED并鼓励普通学员等非专业急救人员接受培训,成为可以随时使用AED的现场急救者,能进一步完善高龄人群密集区域的急救体系,提高学员应对心梗等突发心脏疾病的院前救护能力。”
2017年11月,南宁吴圩国际机场获赠一台AED,成为广西首个配置AED的公共交通场所。去年11月,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又自费购买了5台AED,配备在T2航站楼的5个旅客集中活动公共区域。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南宁目前有130多台AED,广西大学最多,今年刚配备了100台。”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副主任饶斐说,AED还未在南宁公共场所全面铺开,多是一些单位自费采购使用。不过,相较前两年,南宁AED数量已有提升,在南宁火车东站、方特东盟神画、青秀山景区等公共场所均有配备。
3
尴尬:
配置少加上不会用
至今尚未发挥作用
在广西,AED是否发挥过作用?广西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主任何国杰表示,除了南宁之外,桂林、柳州、贵港等地也开始配备AED。去年,在梧州举行的警察马拉松赛上,赛事主办方就配备了AED,但目前来看,尚未有成功救治患者的案例。
“AED覆盖率太低,真正有需要时,第一时间不一定能拿到设备。”何国杰说,AED要广泛布局,才能在其辐射范围内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举了个例子,一名患者在A商场突然心脏骤停,最近的AED却在两公里之外,等拿到设备赶到事发现场,可能已经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
在南宁,除了AED覆盖不足以外,“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AED,是什么东西?我没听过”“我只在新闻媒体上了解过AED,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我应该不会用”“我只是普通老百姓,哪会用那么专业的设备”……连日来,记者在南宁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市民,大部分人不知道AED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回答“不会用”。
何国杰表示,在现代社会,急救已经不只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掌握的通用技能,“我们的教育要跟上,不然就算布局了AED,也会被束之高阁。AED的使用培训,应该像灭火器使用培训那样普及”。
新闻推荐
8月28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南宁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宁人民会堂举行预备会议?本报记者陈麒元摄本报讯(记者刘复吴军...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