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叠翠流金。为期4天的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3日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
邕江之畔,硕果盈枝。179个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在这里签订,总投资额超3000亿元。一批重要倡议、重要文件、重要指数在这里发布。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带着美好的愿望和信念,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阐释了“10+1>11”的巨大魅力。展望未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中国—东盟必将开启地区合作崭新征程。
谋发展4天展会亮出成绩单
本届东博会共有1502家中外企业参与线下实体展,其中不乏华为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一带一路”沿线有30个国家120家企业参展。1517家企业参展“云上东博会”。148场线上线下经贸活动,促成3200对国内外客商精确配对。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之最。
一批重要成果在会期发布。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显示,2020年中国—东盟贸易指数较2010年上涨141.09%。这一指数从贸易密切、贸易质量、贸易潜力等5个维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广大进出口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提供信息支持。
促合作新通道带来新机遇
历经18个年头的东博会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服务范围从“10+1”向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
中老铁路项目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标志性项目。“未来老中铁路将成为老中、东盟—中国增进经贸、投资、旅游、就业、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等合作的重要驱动力。”老挝政府总理潘坎说。
路通则人通,人通则百业兴。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在我国西部清晰地铺展开来。本届东博会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发布了《中国—东盟国家工商会关于加强共商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合作倡议》。作为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要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已成为中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与国际市场高效链接的重要纽带。
图共赢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闭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本届东博会期间,来自RCEP各成员国的多家商协会共同发布《关于共同促进RCEP加快生效实施的南宁倡议》。倡议在支持RCEP各成员国加快完成国内批准程序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
11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与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地区总部签订《中国—东盟博览会特别合作机构友好合作备忘录》,这是东博会首次与韩国机构签署特别合作机构备忘录,迈出服务RCEP建设新步伐。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在过去的30年,中国—东盟关系逐步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方愿与东盟一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好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新华社记者卢羡婷胡佳丽)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阮萃)9月13日凌晨,雷电、大风、降雨突袭南宁。上午7时30分许,雨水退场,炎热、高温天气继续登场。实际上,当...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