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上林新闻 > 正文

十年如一日寻根之旅 南宁人用扑克“寻古”

来源:南宁晚报 2014-03-06 03:03   https://www.yybnet.net/

刘五湖/制图

■本报记者李宗文

如果熟悉的老街、老字号、老房子悄悄地从身边消失了,或许就会造成可怕的文化断层。为了在新旧交替中南宁不该留有遗憾,南宁文化人麦松强用镜头和笔把它们记录下来。他将南宁的文化古迹浓缩在一副“寻古·南宁”的扑克里。昨天,麦松强对记者说,这礼物只是借用了扑克的一种形式,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个文化卡片,记忆碎片。

顶住臭味拍下第一组照片

54张扑克牌,蕴涵了54段城市记忆碎片。“我们不奢求这礼物能全面反映这座城市的变迁与成长,但却是我及这城市当前最真实的记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这首诗,最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它没有文人的矫情,也没有专业人的古板枯燥。希望通过这款城市礼物,让生活及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在心怀感恩的同时,更感自豪,更感骄傲,更感温暖,也更为自信!”麦松强说。

麦松强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2003年他开始南宁文化之旅。当时初冬阴冷而潮湿,记得那天清晨下着蒙蒙细雨,他拿着一台借来的数码相机(这也是他第一次用数码相机),小心翼翼地攀爬在邕江附近湿滑的古堤上,脚底不时打滑,而他上方的墙壁上沾满了从一家酒楼倒下的脏兮兮的垃圾和污水,在雨水的冲刷下越发显得恶心……“第二十八层”,麦松强依稀看到头顶的石条上标刻有字样,兴奋使他忘记了恶臭,他激动地选取不同角度一口气拍下了数张照片。

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现在这段古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作为当初第一个以图片形式报道的当事者麦松强甚感欣慰。

十年如一日的寻根之旅

更让麦松强感到欣慰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南宁人以及政府决策者开始重视本土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了,并逐渐地有意识去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积极态度。

“水塔脚”“双孖井”“镇宁炮台”“金狮巷” ,上林县的“六合大宅颂碑”唐碑,以及昆仑关……这十年,麦松强一直在默默而坚韧的去寻访、去触摸南宁的历史文化文脉。通过寻根之旅,他感受南宁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留下了遗憾。

从曾经商贾云集的解放路、当阳街、中山路到南湖、凤岭,乃至更远,麦松强看到南宁正向着国际化都市迈进,但记载着南宁这座城市记忆的古建筑却在减少,比如一些能代表南宁特点的骑楼已古风不在。

寻访中,除了记录城市的文物古迹,麦松强更关注在这个城市平凡的小街巷中,隐藏着了许多普通人的历史和故事,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悲欢离合。

失去古建筑 城市或“失忆”

麦松强认为,古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一个城市孕育和发展的见证。失去它,我们的城市或许变成一个失忆的城市。文物不能再生,只用现代建筑来撑起一个有着 1600年历史的城市是难以让人信服的。今天,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南宁一个走向世界的契机,南宁更应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表现出高远的文化远见和文化品位。

“寻古,让住在南宁的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慢慢对南宁这片土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是有文化品位的,只是我们有时缺乏发现的眼睛和挖掘的决心。”麦松强说。他还透露,以后会通过出书等形式来挖掘能代表南宁符号的文化现象。

新闻推荐

上林白境村: 村民自建绿化带

村里老奶奶义务护花本报通讯员韦东路摄本报讯(记者蒋爱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条条红砖砌成的绿化带……最近,记者在上林县木山乡白境村东庄,看到该庄自从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以来,给该...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十年如一日寻根之旅 南宁人用扑克“寻古”)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