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节”精彩开幕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彩架游吸引眼球
本报记者
蒋爱云摄
本报讯 (记者 蒋爱云)3月30日(农历二月十一日),在美丽的清水河畔,上林白圩镇爱长村的智城垌下到处人头攒动、歌声飞扬。当天举行的彩架游、抢花炮、山歌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当地少数民族的民俗表演让四面八方的人们蜂拥而至。当天活动吸引了县内外游客3万多人参加,与壮族同胞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庆“万寿节”,纪念唐代壮王韦厥为官一任造福八方的高风亮节。
上午10时30分,在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烟花声中,一片美丽的“烟墙”在智城庙前广场的舞台后面腾空而起,“2015年上林县第九届万寿节”活动在烟花与音乐声中精彩开场。本届“万寿节”活动精彩纷呈,先是举行别出心裁的全新创意“万人敬拜”的环节,着装干净、队形整齐的群众,进行集体敬拜缅怀万寿公王。该环节结束后,以“序曲、万寿颂歌、壮乡美、向往”四大篇章为主打,伴以万寿公王巡游、彩架游、抢花炮、破蒙、山歌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其他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马术列队巡游和士兵自由操练,随着雷声鼓动的音乐声响起,真实还原古代壮观的练兵场景,再造了唐代金戈铁马磅礴恢宏气势。
其中,破蒙民俗表演是第一次参加节庆。素有岭南状元村美称的不孤村,其先祖在村后凿岩建了一个古岩书院,白天下地劳作,入夜则在洞中挑灯夜读,一批饱学之士从此脱颖而出,分别考取了进士、庠生、武生和举人。为激励后人奋发读书,从清代起,不孤村就有这样的传统:每当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时,就集中来到古岩书院,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朱红毛笔给每个孩子在额头、眉心点上“红点”,寓意今后学习进步,学有所成。这种饶有情趣的形式,在不孤村叫做“破蒙”。而今年主办方将不孤村破蒙的传统搬到“万寿节”现场,让游客体验“点红”的乐趣。另外,让人耳目一新的士读农耕传统文化,让广大游客直呼过瘾。
上林县举办“万寿节”历史悠久。据悉,唐武德七年(624年),世称万寿公王的韦厥奉旨从繁华的京城来到澄州 (今环大明山地区),开拓这片重峦叠嶂、人烟稀少的蛮荒贫穷之地。韦厥不辱使命,励精图治,施以“仁政”,以德治民,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做了许许多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实事。为了纪念韦厥,自古以来,上林县壮族同胞每年都在唐代智城遗址举行“万寿节”活动,长盛不衰。岁月悠悠,物转星移,如今,上林县每届举办的万寿节都引入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缅怀万寿王韦厥,鼓舞人民团结奋进,构建和谐社会。另外,万寿节现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发打造好万寿节旅游项目,将积极推动申报国家级“非遗”。同时不断开拓上林县旅游市场,继续扩大县域知名度,不断改善周边民生生活质量,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带动社会综合发展。
新闻推荐
上林龙母湖项目开工,总投资46亿元 被安置农民将有住有铺有保有业
开工现场项目规划图■本报记者蒋爱云文/图昨日上午,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外盘庄鞭炮声声,机声隆隆,30台机器同时在工地开工作业,龙母湖项目(一期)用地土地平整工作顺利推进,由此拉开了龙母湖项目开工建...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