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上林新闻 > 正文

民歌湖周周演现场人山人海江南区歌台本报记者莫俊图书

来源:南宁日报 2015-11-20 09:10   https://www.yybnet.net/

?民歌湖“周周演”现场人山人海。江南区歌台。

本报记者 莫俊

图书馆、农家书屋闻墨香;城市广场、乡村文艺戏台载歌载舞;民歌湖文艺演出接地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真金白银”支持文化建设,文化投入大幅增长,文化惠民工作“提档升级”,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给予能力明显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享到了更加精彩的文化大餐,提升了幸福感。

硬件提档:“真金白银”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9月28上午,南宁孔庙内36面威风锣鼓齐鸣365响,佩戴黄色绶带的主祭嘉宾和参祭人员在司仪、礼生的导引下参加祭孔大典,活动拉开了2015南宁孔庙文化节的序幕。在一周的时间里,10场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吸引了上万市民参与。“十二五”期间南宁孔庙完成迁建,成为南宁市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的重要场所。

像孔庙这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还有许多,在“十二五”期间,南宁花大力气提档硬件,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记者从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了解到,南宁市民族艺术基地、南宁博物馆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南宁市博物馆、横县博物馆等2个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和邓颖超纪念馆、宾阳县传统手工艺陈列馆等11个专题博物馆。

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南宁市图书馆于2013年建成广西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向读者开放,为读者随时提供自助图书借阅服务。今年11月15日,记者在24小时图书馆看到,大概有10名读者在借阅书籍或自习。读者李先生表示,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他很少能在正常开馆时间来到图书馆借书,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给他借阅图书带来了很大方便。据悉,南宁市还将在2015年建设10家社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另外,乡镇、村屯的群众也可以享受的便利的公共文化设施。南宁已实现市、县(区)都有文化馆和图书馆,102个乡镇都有综合文化站,建成64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农家书屋1448家,完成南宁市1395个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其中,64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即有一个综合楼、一个文艺戏台、一个篮球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据介绍,农家书屋配送有报刊,农业技术、医疗保健以及青少年读物、电子光盘等,极大便利了基层群众。

软件升级:全市群众共享文化红利

11月15日晚,“周周演”活动之一的上林县专场文艺晚会在民歌湖水上舞台上演,这场接地气的演出吸引了20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11月28日,“月月演”活动之一的大型歌舞秀《风情东南亚》将在南宁上演,让市民在动听的歌声、曼妙的舞姿中,尽览中国和东盟十国旖旎风情。

“百姓大舞台·想秀你就来”南宁民歌湖周周演群众文化活动,呈现的是接地气的文艺演出;“美丽南宁大舞台”艺术精品月月演活动,献上的是“阳春白雪”的舞台精品。这是南宁文化惠民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实现文化惠民常态化的同时,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作,提高文化惠民品质,真正把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庆介绍,在“周周演”活动中,市政府拨款200万元,全年在民歌湖水上舞台举办100场文化活动。截至10月底已成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0多场,吸引了20多万群众自发前往观看。“月月演”主打外来剧目与本土剧目交相辉映,凸显绿城文化品位及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并积极实施“文化惠民”,推出亲民票价,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优质文化。

同时,“十二五”期间,南宁每年都举办农民工文化艺术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50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100万人次。县区也打造了一批本地文化品牌“一地一节”活动,全市每年平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500万人次以上。仅2015年,就举办了“魅力南宁”2015年南宁市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南宁市青春艺术大赛、南宁市农民工文化艺术节、南宁市第六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等60多项大型主题文化活动。

“送”“种”文化:演出培训送到家门口

文化惠民,“惠”之落脚点在于老百姓文化需求的满足。乡村、社区等基层单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基层文化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南宁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力持续开展,包括“送戏下乡”项目,共演出800余场;“儿童剧目进校园”项目,共演出210场;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项目,共计放映电影83640场;社区电影公益放映项目,共放映电影8808场等。

如果说以上活动是把演出送到家门口,是“送”文化,那么在“十二五”期间,南宁还把传统的“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大大丰富了基层的文化生活。南宁持续开展“扶持百支村屯社区业余文艺队”项目,共扶持了500多个村屯(社区)文艺队,组织开展了20000余场农村文化活动。政府给每支被扶持文艺队一定的经费补贴,用于购买服装道具及必要的演出灯光音响,同时还由市县乡三级文化馆(站)派出专业人员对扶持文艺队进行辅导。据了解,被扶持的文艺队,如群星艺术团、谷舞点典现代舞蹈团等已成为南宁市群众文化活动生力军,长期活跃在群众舞台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南宁市迅速落实并实施,市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自2011年起向社会全免费开放,同时对广大群众进行免费艺术培训。南宁市市县两级文化馆负责具体实施免费培训工作,除了以本馆为阵地设立公益艺术培训班外,还主动出击,深入社区、乡村,建立综合性艺术培训示范基地。据了解,南宁市早在《意见》下发之前的2009年,就采取了阵地培训、基层辅导、基地建设三种模式开始实施公益艺术培训班,加强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

市群众艺术馆在馆内常年开设有舞蹈、声乐、钢琴、电子琴、二胡、小提琴、美术等七大门类的公益性艺术培训班,为少儿、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社区群众等不同群体长年提供免费培训服务。从2012年起,先后在兴宁区虎邱村、江南区新屋村、南宁市海飞学校和南宁市虎邱小学等建立综合性艺术培训示范基地。今年以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春风性文艺培训服务活动,在各县区(开发区)综合示范村建立了18个艺术辅导示范基地,面向农村各类文化人才需求,开设舞蹈、声乐、器乐等培训项目,帮助各示范村建立舞蹈团、合唱团及民间乐队等文艺团队,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既培训了一大批业余文艺骨干,又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几年来,共举办舞蹈、声乐、乐器、书法、美术艺术培训班250多期,培训人数20000多人次。

实际上,“种”文化反过来又激发南宁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在“周周演”、南宁市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农民工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中,都能看到被扶持的文艺队和接受过免费艺术培训的群众参加公益演出的身影,这些团队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三五”时期,南宁文化有关部门将认真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广西“两个建成”战略部署,按照南宁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项文化发展指标,努力做好各项文化惠民、文化发展工作,为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图片由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

新闻推荐

上林县:培训保洁员促“三清洁”到位

本报讯(记者冼敏通讯员罗程丹)近日,上林县明亮镇对全镇97名村屯保洁员进行日常清洁业务培训,让保洁员更进一步地了解农村保洁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保洁职责范围。近日,上林县乡村办工作人员下村屯暗访时,发...

上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上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歌湖周周演现场人山人海江南区歌台本报记者莫俊图书)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