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上林新闻 > 正文

羊肠小道铺成宽阔水泥路,不再靠天用水,金银花做成大产业…… 村支书细说大山深处“脱贫故事”

来源:南宁晚报 2017-09-13 06:23   https://www.yybnet.net/

村支书罗盛欢与村民走在新铺设的水泥路上

本报记者 程勇可 摄罗盛欢指着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说,致富就靠这些身边的资源了

家庭简介

主人公:罗盛欢

职业: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龙贵村村支书

家庭成员:老母亲在家养老,妻子开杂货店,儿子跑运输,儿媳与罗盛欢一起搞产业,女儿在上林县城工作。

5年来新变化

道路宽阔好走了,家家用上干净自来水,金银花种植规模扩大至4000多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家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未来5年希望

争取把村里的金银花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把龙贵村打造成较有规模的旅游基地,争取2019年把深度贫困村的帽子摘掉。

“龙贵,龙贵,路难行,龙贵,龙贵,水最贵……”一首传唱龙贵村的歌谣让上林县镇圩瑶族乡龙贵村的罗盛欢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早早就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村子的现状。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了,昔日只有拖拉机和摩托车才能通行的羊肠小道,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曾经靠天才有水喝,现在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以前只在石山上零散种植的金银花,而今变成了大规模的挣钱产业。说起这几年村子里的变化,如今已是龙贵村村支书的罗盛欢如数家珍,向记者娓娓道来。

变化一:羊肠小道变宽阔水泥路

镇圩瑶族乡是上林县的大石山区,龙贵村就在大山深处。近日,记者从上林县城出发,一路驱车近1小时,来到了位于山脚的龙贵村。来到村口可看到,宽阔的水泥道路直直通向这个小村庄,每家每户的房前小道也经过了水泥硬化。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村民三五成群聚在村口的大树下乘凉聊天,很是悠闲。

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想到,曾经,村民出山仅靠一条7公里长的羊肠小路。“这辈子,我不会来龙贵第二次!”2006年初,马山县加方乡的一位客人开着小车到龙贵,结果几公里的路颠簸剧烈,导致其爱车底盘受损,机油大量泄漏,懊恼至极的客人甩出这么一句狠话。这句狠话,深深刺痛了时任龙贵村村委会助理主任的罗盛欢,瑶寨自古以好客为荣,路再不修,不但外人望而生畏,客商更是敬而远之。

困难再大也要修路!罗盛欢说干就干,自己先掏了2000元,并一家一户地动员大家捐钱。他还答应大家:自家3辆在外跑运输的卡车调回来免费拉砂石。很快,村里筹到一笔资金,村里的年轻人也自愿出力参加修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羊肠小道修成了砂石路。2011年年底,在政府的支持下,龙贵村这条7公里长的砂石路,被修成了4.5米宽的水泥公路。村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终于不用再泥一脚水一脚地出村了。

“2007年以前,村民的房子只有五六栋楼房,村里总共有399户,可现在却有360栋小楼房!”罗盛欢笑呵呵地说,自从这条路修好了,村里的农业发展也跟上来了。特别是近5年来,从村里的住房就能看出,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

变化二:从蓄雨水到用上自来水

“龙贵什么最贵,就是水最贵。”不仅有歌谣传唱,连外村的人也这么说。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村民家家都建了个大水窖,饮用水全靠储存的雨水。当时,村民连洗脸、洗脚的水都舍不得倒掉,待沉淀后还要拿来喂猪喂牛。

2008年6月,县里拨出30万元专项资金,将山脚水潭里的水引入村民家中。可好景不长,2011年夏天的一场大雨,不但冲毁泵房,还把水管等供水设施弄坏了。村民想用回以前的水窖,却由于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无奈之下,大家只好到远处去挑水。这一年,罗盛欢刚当选村支书。上任后,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饮水工程,这也是他向村民做出的郑重承诺。

但在工程启动之前,村民用水还得靠原有的饮水设备修修补补来维系。罗盛欢面临窘境:每月收上来的水费通常只有600元至800元,而水泵抽水仅电费就不少于1300元。还有抄表员、抽水员每人每月400元的劳务费,再加上设备维修费用,这些亏空最后都是他自掏腰包悄悄补上的。不知不觉,两年下来,他倒贴的费用超过4万元。但看到村民能喝上干净水,罗盛欢还是高兴的。

2014年6月,上林县县委、县政府拨出120万元资金,帮助解决龙贵、佛子村饮水难问题。历时5个多月,一口48米深的水井打出来后,再将供水管全部换成黑色热熔管,两村18屯4600多人的饮水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有了自来水,我们就可以放心养猪养牛了,这可都是我们的额外产业呢!”村民蒙李红开心地告诉记者。

变化三:金银花种植种出真金白银

一眼望过去,龙贵村四面环山,没有多少平地。土地少且贫瘠,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村民脱贫致富?面对记者的提问,罗盛欢指着四周的石山说道:“你们可别小看这些石头山,这山上种着的可都是宝贝。”

原来,罗盛欢发现,具有珍贵药用价值的金银花特别适合长在石山上。花苗种下3年后,每株每年可产出10多公斤花朵,每公斤花朵市场价16元左右,若能作为产业来发展,不就能带动更多乡亲脱贫了吗?

认定了目标,2011年开始,罗盛欢带领村民规模种植金银花。当年金银花大丰收,上百户村民人均增收400元。小尝甜头后,罗盛欢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市场销售的金银花分为两个档次:一种是普通质量的,每公斤最多16元;而另一种花朵鲜艳,花香浓郁,每公斤价格可达到20元。花朵质量好的,皆属于野生金银花品种。

于是,罗盛欢在村团委书记蓝恒山协助下,将自己培育的野生金银花苗免费发给村民种植。从去年起至今年3月,他和蓝恒山一起,数十次爬山采集野生金银花茎干,带到自家地里搭棚育苗,先后给村民免费发放了6万多株金银花苗,罗盛欢因此赔上了近万元的培育费。“大家种植金银花,龙贵村脱贫致富才有希望。现在还在继续培育一些金银花苗,每年都免费发放给村民种植。”罗盛欢说,以前金银花的种植规模只有1000多亩,现在有4000亩,以后要扩大到7000亩,争取把龙贵村这个深度贫困村的帽子摘掉。

如今,罗盛欢又通过自己创办的金银花合作社,投入7万多元建起金银花加工厂,吸收蓝黎南等3个贫困户入社。贫困社员除了享受利润分红,每天务工还能领到150元工钱。此外,合作社本年度还以每公斤鲜花约20元的较高价格收购村民种的金银花,10多吨金银花为村民增加了约4万元的纯收入。

新闻推荐

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黄一晨正在喂鸡。酷暑里,太阳西斜,上林县澄泰乡新联村弄矿庄四面环山的万羽养鸡场里,却见不到一只鸡的踪迹。突然,“哔”的一声哨响,刹那间,成百上千只毛色鲜亮的土鸡从葱茏的灌木中、茂密的草丛里飞跃...

上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上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羊肠小道铺成宽阔水泥路,不再靠天用水,金银花做成大产业…… 村支书细说大山深处“脱贫故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