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愿意长期帮助小斯棋,并鼓励他克服困难本报记者 文艳玉摄
本报讯(记者 文艳玉)71岁的老奶奶每天起早贪黑,在南宁市江南区富德村一带卖糯米饭,爷爷则在工地上捡一些废铁卖,为的是供年仅9岁的孙子上学。昨日,在南宁的台商企业爱心人士为这个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并表示要联合在邕的台商一起协力,将长期资助像这样的困难家庭,为他们提供经济救济和就业、就学等帮助。
凌晨四五点,71岁的郑耀光和老伴就起来忙着蒸饭,然后老伴负责将蒸熟的糯米饭拉到外面去卖,而他则去附近一些废弃工地捡一些别人不要的废铁拿去卖。中午12时,忙活了一个上午,老伴终于将十来斤糯米饭卖光,老两口中午炒了点莴笋肉,等9岁的孙子郑斯棋回来吃饭。孙子的学校距离租房只有数百米的距离。“我们在这里租房住,为的就是让孙子上学近点,不用我们接送。”爷爷郑耀光说,这间狭小的房子是简易搭盖在路边的,每月租金150元,他们老两口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才够一家三口的伙食。
9岁的郑斯棋长得比同龄人瘦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由于家庭的缘故,小家伙有些自卑。别人跟他说话时,他几乎不敢跟人对视,一双眼睛偶尔好奇地扫过来,等发现有人看他时又赶紧收起了目光,低着头腼腆地微笑。狭小的空间里,刚够摆两张床,几乎没有什么家具。
年迈的奶奶提起郑斯棋的身世,忍不住抹眼泪。奶奶说,他们老家在武鸣县马头镇六户村,孙子才1岁7个月的时候,她的儿子就因发生意外事故身亡,儿媳也经受不了打击,远走他乡杳无音信,七年多来没有出现过。从那以后,郑斯棋一直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郑斯棋也很懂事,每天放学回来都帮老人做事。“在班里跟其他同学都很团结,但就是沉默寡言。”班主任梁老师说,这孩子因为家庭困难,从小失去父母的疼爱,性格有些内向。她也经常鼓励他,让他不要因为家庭的缘故而自卑。
昨日中午,台商陈威城率领公司一行人,专程来到了郑斯棋的学校以及家里,给他送去生活费。
“家庭困难是暂时的,苦与甜是成正比的。” 陈威诚拉着郑斯棋的小手,摸着他的头说,一定要克服这些磨炼,同时也不要自卑,勇敢地面对困难。很多爱心人士会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帮助他,帮他顺利地完成学业。 “我一定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郑斯棋的小脸蛋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这笑容很纯真很明朗。一旁的记者内心有些触动,但愿这是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从此让阳光透过窗户伴随他健康成长。
“南宁人能帮就帮的精神对我感触很大,经营公司这四年来很多人给我提供了帮忙和协助。”陈威诚说,他对南宁多了一份割舍不了的情感,但一个人力量毕竟太微弱,所以希望能联合在邕的台商一起行动起来。
新闻推荐
图为“蝌蚪找妈妈”中奖彩票本报讯(记者 林灵 通讯员木子)日前,南宁市福彩中心再次迎来一位刮刮乐彩票大奖中奖者。这位幸运儿是来自武鸣县的陆先生,他在大沙田锦绣路一家福彩投注站,收获...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