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县法院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积极开展审判前移延伸服务,用调解的方式让双方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形成案结事了、案结事好的工作局面。今年一季度,该院成功调解结案各类案件数达198件,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百炼成钢孕育调解能手
攸关群众利益事,就是法官自己事。在调解工作中,法官从中调停,责任重大,为提高法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武鸣县法院着力提升法官在庭前、庭中和庭后的庭审调解能力。为此,该院通过开展法官论坛活动,进行专项培训;组织“优秀示范庭审”评选,促使法官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开展案件评查活动,提高法官审理案件、化解矛盾的质量。同时,该院还采取人民陪审员、当事人亲属参与,面对面、背对背等多种调解方法,促成案件调解。
卢某某等30人原为南宁市武鸣县东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2012年上半年,卢某某等30人与该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但该公司没有支付失业保险金损失等相关费用给卢某某等人。为此,卢某某等30名员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仲裁裁决武鸣东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赔偿卢某某等30人失业保险金损失或一次性生活补助损失,武鸣东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对此裁决不服,诉至法院。主办该案的法官考虑到该系列劳动争议案涉及人数较多,而且当事人情绪都比较激动,如处理不好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及企业的发展,于是多次找到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坐到了一起,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武鸣东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赔偿卢某某等30名劳动者失业保险金损失或一次性生活补助损失,30名劳动者也于结案当日收到了部分履行款项。
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工作实践锻炼,使法官的办案能力和调解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该院先后涌现出一批南宁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全区法院争创“五个一百”竞赛活动办案标兵、全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优秀法官。
案在村中结事在村中了
武鸣县法院在辖区村、屯(社区)建立了52个司法为民联络室,每个司法为民联络室派有一位驻点法官,定期深入联络室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利用巡回法庭、巡回调解等工作方式,将调解服务延伸至群众身边,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努力做到案在村中结、事在村中了。
今年1月14日,负责双桥法庭驻太平镇文溪村社区司法联络室的驻村法官接到了一个电话,原来是该村的两户居民因为房屋所有权问题吵了起来,联络员希望驻村法官能尽快到村,以制止矛盾进一步恶化。在司法联络室里,驻村法官分别认真倾听了矛盾双方的辩解,发现纠纷双方当事人对当年房屋修建的情况都不是很清楚。在社区司法联络员的帮助下,法官进行了多方了解和调查,针对矛盾的争议点耐心细致地做矛盾双方的思想工作,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最终双方都同意了法官给出的调解方案,一场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此外,该院还建立了完善的法院、司法、村级基层调解组织,以及由妇联等各相关部门参与联动的多元调解机制,以提高调解成效。调解服务的延伸不仅有助于矛盾的有效化解,同时将平安、和谐送到群众身边,让案在村中结、事在村中了成为现实。
速裁庭让纷争在调解室里止
武鸣县法院注重调解庭室的建设和完善,特别针对辖区案件数量众多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成立了专门的交通巡回法庭,采用“五位一体”的工作方式,联合交警部门及保险行业,专门对交通事故纠纷进行调解、审理。同时,加大对小额速裁庭的投入建设,发挥其快、省、好的优势,化解矛盾纠纷。
2013年12月一天的中午,武鸣县法院交通巡回法庭里进行着一场调解。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死六伤,其中一位伤者为重伤,死者跟大部分伤者都是无责方,肇事车只有一份交强险,而交强险最高赔偿限额只有12万余元,如何分配这笔赔偿款,是大家争议最大的问题。死者是家中的顶梁柱,事故让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而重伤者治疗费已也花掉了几万元,有可能构成残疾。调解工作从当天9时开始,直到19时,才最终达成将保险公司应赔偿的11万余元伤残死亡赔偿金全部给死者家属,保险公司应赔偿的1万元医疗费给重伤者,其他伤者的损失由肇事方按责任来承担赔偿的协议。
有效的工作方式结合法官的耐心疏导,交通巡回法庭与小额速裁庭的调解工作成效显著。今年1至3月,交通巡回法庭调解交通事故纠纷32件,小额速裁庭调解结案31件,调解率均为100%。近年来武鸣县法院秉持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理念,加大案件的调解力度,运用调解之手,培育出社会和谐之花,为社会稳定和谐贡献力量。
策划:市委政法委
组稿:市委政法委宣传科
供稿:武鸣县法院、武鸣县公安局
审定: 阎小平 黄德新
新闻推荐
?八桥村古榄屯里的一口池塘上漂满浮萍,角落处有生活垃圾倒入。▼城厢镇大皇后村旧劳屯一处垃圾池外,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昨日,记者深入武鸣县多个自然村,发现尽管通过开展“美丽南宁·清洁...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