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新闻 武鸣新闻 隆安新闻 马山新闻 上林新闻 宾阳新闻 横县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武鸣新闻 > 正文

梁宗岱的好诗良药以及“南宁未了情”(十一)

来源:南宁日报 2014-04-04 13:04   https://www.yybnet.net/

梁宗岱签赠本译作《陶潜诗选》插图,画家常玉绘。

海归携手办教育

梁宗岱与雷沛鸿都是广西本地精英,又都是海归,还同在教育界取得尊崇地位,自是一见如故、一拍即合。梁宗岱决定从自己担任校董的百色行健中学入手,把部分校区贡献出来,辟为西江学院的校址,并开始为筹办西江学院而与雷沛鸿四处奔走。

由于既要译书,又要办教育,设在广西各地的梁家各大商号便无暇打理,梁宗岱干脆任命妻子甘少苏为经理,全盘接管梁家生意。甘少苏推辞不过,只能答应暂时出来管事,帮丈夫分忧,却由此逐渐显露其在生意场上的过人之处。梁宗岱的继母何氏本就嫉恨甘少苏,见此更是大为不满,上门来闹了几遭,均被梁宗岱毫不客气地挡了回去。

1944年11月5日,雷沛鸿支持的第五次西江学院筹备会议在百色行健中学举行,会议决定设置西江学院校董会,公推雷沛鸿、梁宗岱等为董事,苏希洵为董事长。11月26日,校董会正式成立,聘任雷沛鸿为首任院长,西江学院由此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其中,苏希洵亦为根基雄厚的壮乡名士。

苏希洵,字子美,壮族,武鸣县马头乡全苏村人,贵为旧桂系大佬陆荣廷的“女婿”(苏希洵的夫人实为陆荣廷的养女),而且和梁宗岱、雷沛鸿一样,也是海归,不过更多时候以政界人物身份出现。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武鸣县志》“第二十八篇:人物·第二章:历代名人·第一节:传略·苏希洵”记载:“苏希洵……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广西公立政法学堂就读……民国二年(1913年)春,始赴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7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县内第一个博士。在学习期间,著有《现代宪法的趋势》论文,并把法文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译成中文。回国后,于民国九年(1920年)在梧州任海关监督,后任国民政府外交部两广特派员。次年7月跟随下野的岳父陆荣廷退往龙州,后又一同往上海……民国二十二年任广西省政府委员。民国二十六年任省政府秘书长。民国二十八年任广西省教育厅厅长……民国三十三年,重任广西省政府秘书长。”

为了解决经费来源问题,梁宗岱与雷沛鸿请广西省民政厅厅长兼代理省政府主席陈良佐向百色周围的各县长官呼吁,敦促其各在当地代为筹款;并请广西临时参议会议长李任仁写信给各县参议会,要求各县政府和各县参议会按月拨一部分款项当做西江学院的经费。梁宗岱与雷沛鸿还大派请帖,宴请当地或客居百色的富商,大谈教育兴国之道,请大家捐款办学,多多益善。为了鼓励士气,梁宗岱以梁顺成刨烟庄的名义首先捐上一大笔善款,使其他富商有了一个学习的标杆,亦随之踊跃捐款。

尽管如此,捐款额度还是有限,梁宗岱为了发动群众、共襄义举,便有劳夫人大驾——请甘少苏重返戏台,披挂上阵,演了三个晚上的粤剧专场晚会,利用明星效应,吸引民众参与捐款活动。如此一来,西江学院的筹办成了无人不晓的大事,真个“未开张、先轰动”了。

梁家的客厅,名人的沙龙

此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西江学院校董会均定点梁家召开。会聚百色避难的广西各界名流,如李任仁、白鹏飞、谢扶雅、张镇谦、马驹誉、谢干举、唐应铿等,也不约而同地登门拜访梁宗岱,使得梁家几乎天天门庭若市。《宗岱和我》记载:“西江学院董事会的每一次会议,都在我们家里举行。我们家的客厅也就成了当时百色高级知识分子聚会的沙龙,经常是高朋满座。客人们大多是些精神苦闷的知识分子,因为战争流亡到异地他乡,又找不到合适的消遣,就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我们家来,谈谈心,发发牢骚,以缓解心中的郁闷……碰上开饭时间,就大家一起坐到餐桌旁吃便餐……酒酣耳热之际,客人们更多的是畅谈时事,一谈起来,没有不抨击国民党的。骂国民党骂得最厉害的是白鹏飞,而他当时正是国民党监察院的监察委员,因熟知政界内幕他更能洞察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白鹏飞,字经天,又号擎天,回族,桂林人,乃中国教育界风云人物,亦是梁宗岱的旧交。桂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第一版《桂林市志》“人物志·第二章:人物传·第二节:近现代人物·白鹏飞”记载:“白鹏飞……宣统三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遍习兽医、统计、政治、经济、法律达十余年之久,获得五个硕士学位。民国十三年(1924)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无锡国学专门学校、上海江苏民众教育学院任教,继而就任暨南大学校长。1920年,担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院长。1926年底回到桂林,积极投入抗战文化活动。1927年2月接任广西大学校长之职。1928年,任广西普通考试监试委员、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理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等职。同年周恩来来桂,白鹏飞不顾当局阻挠,前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参加座谈会……次年与欧阳予倩、马君武等组建广西戏剧改进会,积极支持桂剧改革;又出任中央监察委员,第四军风纪巡察团副团长,严惩贪官和违纪人员。”

1945年1月11日,苏希洵、梁宗岱、雷沛鸿等17人在百色三多号大药房举行临时谈话会,苏希洵提出,广西抗日战火愈烧愈裂,但省内高等教育院校均是处于停学,时间紧迫,应从速成立西江学院,争取尽快招生开课,以免众多青年求学无门。至于校名,众人认为这所学院既不是官办,也不同于民办,所以,不宜按官办的规则,冠以“国立”或“省立”;亦不宜按民办的规则,冠以“私立”;干脆,我有我风格,名之“公立西江学院”,岂不更好?

1945年2月22日,公立西江学院正式成立,校址在行健中学内,此外,“一部分又以田东简易师范学校校舍为临时校舍”。百色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百色市志》“第二十五篇:教育、科技·第九十二章:教育·第四节:高等教育”记载:“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初,日军侵桂期间,广西学者雷沛鸿、苏希洵、梁宗岱等在百色筹创公立西江文理学院,借行健中学(今百中校内)招生上课。不久南宁光复,接着日本投降,该院迁往南宁。”

西江学院能够立足百色,梁宗岱功不可没。然则在雷沛鸿撰《西江学院成立暨建设资金募集记》(文存《雷沛鸿文集》下册,韦善美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碑存今广西医科大学)中,仅记为:“回溯本院当筹备之始……在百色时则有行健中学校长胡万钿先生及其校董诸公,解衣推食,下榻停居。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如此寥寥数语,竟未提及梁宗岱的大名,亦足憾也! (待续)

新闻推荐

象湖霞光摄郎南宁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建置始于东晋大

象湖霞光 摄郎南宁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建置始于东晋大兴元年,即公元318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南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早在大约4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

武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鸣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梁宗岱的好诗良药以及“南宁未了情”(十一))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