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发荣在给甜玉米打药水。记者汤世亮摄
?从高处望去,高尚镇的甜玉米种植已连成片。记者汤世亮摄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周洋
10月中旬,已进入深秋季节,桂林各地农村田里稻子已收割完毕,稻田里堆着已晒干的草垛。而在兴安高尚镇的农田里,仍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一望无边的甜玉米长势喜人,农民正在忙着收甜玉米。自10年前开始套种甜玉米以来,高尚镇如今全镇种植甜玉米4万多亩,甜玉米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又一渠道。
10月16日,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自家地里劳作的农民秦发荣。“再过10多天,地里的玉米就可以收了。”52岁的秦荣发是高尚镇含口村人,之前她跟丈夫随儿女在广州打工,家里的几亩水田低价租给邻居种。两年前,秦发荣和丈夫回家带孙子。眼见村里邻居在秋收后的农田里都种上了甜玉米,她和丈夫一商量,便收回租出去的田地,也种上甜玉米。“稻子收了,这些地荒着也怪可惜的,种一季甜玉米还能增加不少收入呢。”秦发荣告诉记者,她今年种了7亩甜玉米,按1.2元/斤的收购价,一亩地能增收3000多元。“我们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不方便,在家种几亩地,比去外面打工划算多了。”秦发荣笑着说。
与秦发荣不同,高尚镇很多农民已不满足在收割稻谷后的田里种甜玉米,而是承包田地专门种起了甜玉米。“这是今年最后一季甜玉米了,再过10多天就收获上市了。”记者见到蒋胜斌的时候,他跟妻子在玉米地里正准备给还没熟透的玉米施肥。蒋胜斌是高尚镇三湾村人,他告诉记者,他之前在外面打工,回家过年的时候见村里人都在种甜玉米,一问效益还不错,便在2012年承包了17亩地开始专门种甜玉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今年1.2元/斤的收购价,每亩地收甜玉米2500斤,除去成本也能赚1500块钱左右,而且一年可以种3次。这样,一年下来自己也能收入8万元左右。“这比种田要划算多了。”蒋胜斌说。
据高尚镇镇长周华介绍,高尚最早引种甜玉米是在2003年。“当时政府一直在考虑如何提高闲置田地的利用率,提高每亩农田的产值,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周华告诉记者,高尚镇地处兴安县南部,耕地面积6万多亩,是传统农业产粮大镇。进入21世纪,随着种田成本的增加,传统的水稻种植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并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种植水稻农民赚不了钱,很多农民都选择只种一季,甚至丢荒。这样就有大量的农田荒芜,很可惜。”周华说。
怎样才能有效利用农田,实现农民增收呢?2003年,兴安县组织各乡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高尚镇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发现南宁武鸣县种植甜玉米效益不错,在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民的种植习惯后,高尚引进了甜玉米试种,没想效果不错,很受当地农民欢迎。“我们的想法是农民春种超级稻,秋种甜玉米,冬种蔬菜,尽量提高农田的亩产值。从目前种植甜玉米的情况来看,就能实现每亩增收3000元的目标。”周华说。
新闻推荐
“营养餐的‘阳光\’终于照到我们民办学校了,切实感受到了教育公平。”南宁武鸣县城西学校校长林茂玕说。林茂玕的感慨来源于“壮乡”武鸣的一项新政:从今年4月起,全县民办学校学生可以和公办学校学...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