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鸣讯 (记者/曾永联 通讯员/张华勇)“水泥路,硬邦邦;百香果,千里香。丑变美,穷变富;板亨屯,大变样。”12月17日,记者来到武鸣县马头镇四明村板亨屯,村民张华斌正高兴地念“三字经”。在南宁市纪委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板亨屯两年间已经大变样,成为生态乡村的“领头羊”。
“丑”是几年前板亨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板亨屯之前其貌不扬:坑洼不平的泥路、破烂低矮的泥房、四处杂草丛生、猪圈臭气熏天。为改善屯里基础设施,“梳妆”屯貌,南宁市纪委派驻马头镇四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唐颂及镇挂村干部等积极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安装人畜饮水管道3.2公里,并争取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修建篮球场。乘着“清洁乡村”的东风,县镇发动该屯新建3个垃圾池,整治屯水利三面光渠道和荒塘、巷道,修建全长两公里环村水泥路,还拆除危旧泥瓦房60多间,建起排排楼房,规划猪圈,绿化美化屯级公共活动场所3000平方米。如今,该屯花草如茵,村容靓丽。
“穷”是板亨屯村民的“心头痛”。为“拔穷根”,该屯党员干部积极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组织和引导村民调整土地,平整地块,连片开发种植,建立360亩的百香果示范基地。板亨屯户户种上百香果,平均每户两亩左右,人均年收入增加1400余元。去年他们又扩大面积160亩,使百香果种植成为增加该屯农民收入的重点支柱产业。此外,该屯党员动员村民利用大明山有利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八角,全屯种植八角600亩,由村党支部书记张华儒带领5户群众养殖土元9000万只、5户养殖黄牛200多头,走上了致富路。
新闻推荐
干净的巷道,漂亮的房子,清澈的河水,绿油油的庄稼。武鸣县灵马镇三塘屯以群众为主体,积极开展“美丽三塘”活动,打造干净、舒适、优美、和谐的田园风光,村民感受着与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在“美丽武鸣...
武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