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空、不断变化的白云和南宁市各种标志性的建筑物组成了一幅幅美景。近段时间,“南宁蓝”成为朋友圈热门的话题之一,市民争相拍照,同时也给优良的空气质量和努力着的环保部门点赞。
“南宁蓝”是南宁市2015年上半年环保工作成就的一个缩影,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环保局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抓手,铁腕治污,扎实统筹推进各项环保重点工作,成绩斐然。
抓PM10治理 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
2015年上半年,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5.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优62天,良92天,轻度污染13天,中度污染12天,重度污染2天。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1.6%,细颗粒物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3.2%。继今年5月南宁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后,6月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再达100%,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双百“二连冠”。在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排名中,6月南宁市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十,在省会(首府)城市中排名第三。“南宁蓝”名副其实。
上半年,市环保局从四个方面狠抓PM10的治理。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印发实施《南宁市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度实施计划》《南宁市市区扬尘专项整治方案》《南宁市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方案》《南宁市机动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方案》等方案,开展为期7个月的专项整治。
二是巩固扬尘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开展市区扬尘联防联控巡查。协调市城乡建委对建筑施工扬尘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监测,网格化管理治理工地扬尘;协调市城管局严控道路扬尘,在实施道路硬化的同时,加强泥头车运行监管,实施道路清洁作业。
三是强化工业污染源控制。继续淘汰燃煤小锅炉,开展清洁能源改造,推动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减少废气排放,严格查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四是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上半年新注册车辆环保标志发放率100%,机动车环保标志总发放率达到85%。在全区率先出台黄标车淘汰激励政策,落实资金1.1亿元补贴黄标车提前淘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查处力度,对3752辆车辆进行限行执法检查,查出无标车97辆、黄标车38辆。今年1月—6月20日,全市共淘汰黄标车9473辆,完成全年黄标车淘汰任务的44.06%。
抓总量减排 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全市结构减排共完成7项,完成率为100%;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水量为2677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3.54%;农业减排项目完成20项,完成率为28.57%;水泥企业氮氧化物减排量为6204吨,完成率为53.63%;污水收集关键节点共完成10项,完成率为83.33%;淘汰黄标车实现氮氧化物减排2500吨。
上半年预计全市实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别减排2645.6吨、1010.6吨、490.5吨、9173.57吨,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79.26%、100%、66.37%、65.72%,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时,安排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资金2600余万元,用于支持企业脱硝设施运行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抓环境监管执法 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今年3月20日,蒙剑宁、黄万德因犯污染环境罪,被武鸣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2万元。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南宁市首例环境污染入刑案件一审宣判。2015年,再次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1件。
今年以来,市环保局以新《环保法》颁布实施为契机,敢于亮剑,依法治污、从严治污,对辖区涉重金属等主要环境风险点、各类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使用经营单位、废水废气重点排污单位、核与辐射技术利用单位等进行全覆盖环保大检查,全市共检查各类企业710家。
上半年,市环保局对环境违法行为立案200件,同比上升77%;下达处罚决定书134件,同比上升67.5%;处罚金额641.549万元,同比上升639%。上半年,受理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投诉5657件,较去年同期下降16.89%;立案142件,同比增长29%;下达处罚决定书106件,同比增长6%;处罚金额91.5万元,同比增长32%。
同时,南宁市环境保护局与时俱进,在全区率先建立“南宁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全民监督,进一步拓展环境违法案件发现渠道,发现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抓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市环保局以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为抓手,加快项目实施,推动“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上半年,全市累计出动乡村水体清洁行动22.8万人次,关闭乡村污染严重小企业4家,清理、取缔影响水源地各类污染源、排污口232个,采取水源地隔离防护、人饮安全措施64项,清理小溪(河)流、沟渠、池塘、湖库3.39万处,清理水体垃圾6046.5吨,清理水源地周边畜禽粪堆1.45万处,乡村水体清洁状况持续改善。
主要从四个方面狠抓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牵头开展2015年“美丽南宁”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选点,组织划定1000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配合自治区开展南宁市生态红线划定。
二是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46个、市级生态村482个。
三是积极申报2015年生态广西引导资金建设项目。上半年,包括生态循环、特色种养、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13个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上级资金补助965万元。
四是开展那考河流域治理PPP模式试点项目。
抓环保能力建设 增强执法力量
今年环保能力建设的重点是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2014年《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今年上半年已获得中央、自治区下达能力建设资金1953.5万元,获市本级下达能力建设资金40万元。7月份市本级还将投入1186万元支持能力建设。预计全年投入能力建设资金超过3000万元。
据了解,上半年武鸣县空气自动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余5县空气自动站已完成选址,建设资金已到位,准备进入采购程序;市区工地扬尘、噪声在线监控建设方案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准备上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南宁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站、横县监察大队通过标准化验收。
同时,南宁市率先在全区实时发布7个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数据,率先在全区建设机动车尾气流动监测系统、黄标车限行监控网络;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终端配备到位,市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建成投入使用,“数字环保”初见雏形。
2015年是“十二五”污染减排的收官之年,下半年将是南宁市能否全面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指标的最关键的时间点,市环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务实进取、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奋力完成“十二五”各项环保目标,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梁茂昌方海仕)“为期一周的基层培养让我们了解了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并对乡村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由武鸣团县委举办的大、中学生“1+1...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