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梁茂昌 韦丽娇)“突突突、突突突……”随着一阵阵马达声响起,水田里的插秧机开始在田里行驶,所过之处,一排排绿油油的水稻秧苗稳稳地立在水田里。近日在罗波镇联新村,两台崭新的插秧机在稻田里进行机械插秧作业。据介绍,用机械插秧,每小时可以完成栽插作业1至3亩的面积,效率是人工插秧的5至8倍。
近年来,武鸣县将提升机械化水平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全面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76.9万千瓦,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各类农机拥有量达12.5万台,先后崛起100多个“农机村”,成为广西农机大县。
武鸣县依托于“万亩机械化、千台农机具、十个示范点”计划的实施,以水稻、甘蔗、木薯三大经济作物为重点,加大农机及其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研制力度。以双桥镇为核心,建立10万亩的水稻工厂化育插秧示范基地;罗波镇成为南宁市第一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整镇推进示范镇;锣圩镇树合村甘蔗基地被列为全国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示范区。以太平镇为核心的10万亩木薯示范基地,研制、推广木薯收获机、种植机、粉碎还田机等,填补了广西空白。
为将劳动力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武鸣县抓好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狠抓农机推广。通过企业示范带动,农机现场演示、观摩、对比试验,农机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推广机械插秧、收割等技术。加大对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机服务水平。今年上半年,武鸣县实现甘蔗机耕8160公顷,玉米机耕14031公顷,水稻机耕17415公顷,机播(插)31027公顷,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
武鸣县还积极培育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机作业组织化水平。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订单作业,提高组织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成立农机合作社45个,为县内外提供服务。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统筹和组织,在县内由机耕作业服务队提供服务;并积极走出县外提供水稻跨区机收服务,全年跨区机收作业面积可达4000公顷。农民通过使用机械收割,每年可节本增收1000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7月26日,两江镇大明山英俊村流域范围内突发暴雨,水位暴涨,导致240多名游客被困峡谷内。 (两江镇供图)近期连降暴雨,南宁防汛形势严峻。随着新一轮强降雨防御警报拉响,南宁市各县区各部门紧...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