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蓝彬彬实习生梁贻玲)过去,因为村卫生所未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村民要想拔火罐、针灸或者刮痧,只能到县级甚至是市级中医院就诊。不过,这样的局面将被改变。近日,南宁市正式启动“广西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两年(2015—2016)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标志着为期两年的南宁市中医名医走基层专项活动全面铺开。
据悉,此次计划通过调动地市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各地二级中医医院的力量,在各县区乡村开展为期2年的入镇驻村传帮带活动,加强村医中医技术培训,提高村医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目前,南宁市共有1392所行政村卫生所,3000多名乡村医生。为普及提高乡村中医药服务的提供率,2015年自治区下达南宁市培训任务人数738名村医,覆盖了53%的行政村卫生所。其中,2015年武鸣县的培训任务人数为105名,以实操培训为主,向村医传授运用中医药“十方五技”(能掌握30—50种中成药或10条常用经验方的使用,掌握应用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敷贴等5种以上技法)开展诊疗活动。
当天启动仪式结束后,市卫计委在武鸣县中医医院举行了培训活动,村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逐项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培训。培训课程结合了武鸣县地方壮医特色优势,既有“朱琏针灸”应用等前沿技术,又有武鸣壮乡特色的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竹罐和壮医经筋推拿疗法等技术,还有拔火罐、艾灸、刮痧、穴位贴敷等传统中医技术疗法等。
下一步,市卫计委将安排专家组在下半年分别赴各乡镇卫生院,开展驻镇入村带教指导,扩大培训辐射范围,使村医们通过培训后真正会做、敢做、想做中医药民族医药技术服务,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医疗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计划,到2016年年底实现南宁市75%以上政府开办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的目标。市卫计委要求各县区卫计生局结合“南宁市百场中医药科普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南宁市乡村医生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项目”“南宁市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八大重点工程”等相关重点项目共同实施。同时,积极出台中医民族医相关优惠政策,确保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壮瑶医药诊疗技术服务包真正发挥惠民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朱新韬通讯员阎小平 审理案件,他公正严明,刚正不阿;调解纠纷,他心系群众,从不厌烦。十几年如一日,他秉承着司法为民的宗旨,奋斗在审判第一线,将矛盾解决在基层,用“心”谱写着里建的和谐乐...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