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军(后排右一)和他的弟子们在“千年河灯梦幻资源”演出现场
资源河灯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桂林几乎家喻户晓,至今年,这个地方性的民间节日已经举办21届了。同时,今年还举办了第四届丹霞文化旅游节。8月27日,本报记者与广西桂学研究会的学者慕名而来。刚到资源,还没赶上当晚的河灯晚会,就被一群又一群唱山歌的人感染了。于是,我们的河灯之旅变成了山歌之旅。
□本报记者张弘 通讯员陈宪忠 王秋红 文/摄
山歌,山歌,大山之歌
“资源风光世无双,人民群众才艺强。山歌出口惊天下,彩蝶蹁跹花芬芳。”山歌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民歌,顾名思义,在山区里唱出的民歌更能体现山歌的韵味。可以想象,山越高、越大,山歌就会越响亮,声音在绵延的山脉中回响,更能表达山民的激情。我们寻找山歌的源头,就应该走进深山,爬上高山。
在桂林,讲到高山自然就会想到海拔2141.5米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但是,有多少人知道,猫儿山的主峰实际上是在资源县境内。资源有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河口瑶族乡三个少数民族乡,都处在资源县西南部靠近猫儿山的高寒山区,这里居住着以苗瑶为主的近四万少数民族居民。他们能歌善舞,性格豪放、勤劳勇敢,为当地的山歌注入了鲜明的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整个资源山歌的风格和发展的趋势。
以下两首山歌就是以山为题,传情达意,真切描绘了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
对门高山出火烟,不是烧瓦就烧砖。
好瓦还要哥来盖,好妹还要哥来连。
迎宾山上画眉叫,声声牵动哥心肝。
哥若变成画眉鸟,与妹同落这座山。
资源的山就是资源山歌的根。
流淌,流淌,生生不息
“五排河水险滩多,恰引游人欢笑乐。不怕千难与万阻,梦不实现不趴窝。”五排河是资源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的一条河流。该河位于华南第一峰——— 猫儿山西南麓,发源于海拔1883米的金紫山,是资源县境内的第二大河,流经资源县车田、两水、河口三个少数民族乡后,滔滔西去,汇入柳江,最后流入珠江。60多年前,两水、河口原来合在一起是浔源乡,有寻(浔)江之源的意思。加上车田乡,统称为五排地区。所以五排河成为寻江的俗称。该地区的山歌也烙下了寻江的印记:
寻江流水清悠悠,哥妹放排下柳州。
劝妹莫学滩头浪,后浪总把前浪丢。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五排山区的居民,将山歌寓于旅游,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山歌也具有了现代元素,推动了旅游致富的行程:
五排河水静悠悠,九拐十弯谷底游。
两岸高枝蝉对噪,皮筏惊鹭画中游。
五排河里去漂舟,勇向惊涛骇浪游。
动魂惊心魂不惧,难关突破竞风流。
资源县河流密布,到处流水潺潺。由于在高寒山区气候多变,晴雨无常,所以风雨桥随处可见,仅在县城里就有好几座。风雨桥成为资源县人民交往聚会的场所,自然也为山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资源县的河流与风雨桥组合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也承载着资源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下面这首山歌就是最好的写照:
天上落雨地下淋,哥妹打伞过桥亭。
过了桥亭收了伞,你妹收伞莫收心。
河灯节期间,一座座风雨桥上、河堤长廊里,甚至路边的小桌边,都可以听到老百姓自发地对山歌。山歌情洋溢在一个个肢体动作中,表现在他们欢乐的笑脸上。
资源的水就是资源山歌的魂。
唱着,唱着,一代歌王
“资源山歌渊源长,草根基础宽又广。更有瑶王罗友军,山有阳雀尽欢唱。”寻找山歌,很难找到传承久远的文字资料,得找到心里记得住,口里唱得出的人。要是你在百度中搜索“资源山歌”,必然会跳出“罗友军”这个名字。可是,到了资源,您向人打听罗友军在哪,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告诉您。资源人只知道有一位最会唱山歌的“瑶王”,这就是罗友军!
罗友军,资源山歌的代表,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山歌的化身。他来自大山,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真正拜师学艺,就是他的家庭也不算当地的山歌行家。他出生于资源县河口瑶族乡大湾村,是地地道道的瑶族人。从1987年7月到1997年2月,他一直在河口瑶族乡,历任大湾村公所的秘书、村长、村委会主任。大山里的摸爬滚打,让他充分吸收了山歌所需的养分。
他自学成才,天资聪慧,记忆力、模仿力、想象力超群,每次有机会展示的时候都能脱颖而出。1997年3月,他被资源县旅游局调到浪田民族歌舞队任队长,从此被群众戏称“瑶王”。其间,他被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中国报道”“走遍中国”“农村天地”等栏目以及全国多家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台录播过节目。2003年9月调到了县文化馆工作,2010年,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山歌调代表性传承人。现为县文化馆副馆长。他带领资源县山歌队参加了多届桂林市“漓江之声”山歌擂台赛,多次获得一等奖。2009年3月29日,在武鸣县灵水风景区举行的广西第二届歌王大赛上,桂林代表队的罗友军与柳州队的谢庆良、崇左队的韦金乐、河池队的蓝善国同时获得“歌王”桂冠。
党的十八大以后,应中央电视台邀请,罗友军等五名山歌手到北京参加“梦想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山歌唱响中国梦》原生态山歌演唱,该节目被评为晚会优秀节目,罗友军等人获得最佳演员奖。这次参演展示了广西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无穷魅力,凸显了广西山歌的深厚文化底蕴,得到了晚会导演组的高度评价。
一浪,一浪,歌海如潮
“广西歌王罗友军,山歌唱响到北京。非遗传承为己任,桃李满园处处春。”涌现出广西歌王,是资源山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源山歌的优势和潜力的必然。同时,这也是资源山歌进入新阶段的序幕。
罗友军始终活跃在广西山歌的舞台上,他创办资源县苗瑶山歌(烟竹)传承基地。他说:“我已五十多岁,无有它望,只想以此为平台,培养民族文化精英,挖掘、造就新时代人才。”
采访中,罗友军给我们引荐了他的两位精心培养的传承者:一位叫肖艳芳,另一位叫赵秀兰。她们都是8月27日晚河灯节文艺演出的主要演员,一唱出口,就让人感到气势非凡。
接受采访时,肖艳芳却唱得十分谦虚:
我是山中小麻雀,从小生来想法多。
各位歌师若肯教,万里背米来学歌。
我们也来劲了,即刻回赠一首:
麻雀虽小善唱歌,五脏俱全本事多。
虚心好学人品好,前程似锦天广阔。
小肖姑娘更是兴奋:
民族文化要传承,感谢大家多操心。
我是山中阳雀鸟,粗歌一首感恩情!
桂北山歌底蕴深,只待挖掘与传承。
干群共筑中国梦,幸福家园更温馨!
我们借资源的河灯为资源祈福:
生态资源促国强,文化繁荣旅游旺。
河灯祈福天下安,山歌绘就新华章!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南宁8月28日专电 广西武鸣县小学教师唐某最近因为违法生二胎被教育部门开除。当地相关部门认为,唐某在办证过程中故意隐瞒了公职人员身份。当地纪委已启动对经办过程的责任调查。据介绍,武鸣...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