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组成的“三千”展演一直是武鸣“三月三”活动的保留节目之一,其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以及互动欢乐的氛围让不少游客印象深刻。在昨日开幕的2017年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上,最受瞩目的大型活动之一“三千”展演一展壮乡的豪迈风情,将开幕式活动推向高潮。
千人竹竿舞传承文化
千人竹竿舞是武鸣“三月三”的传统项目之一,其鼓声震天、气势如虹的竹竿舞场面令观众心潮澎湃。同往年相比,今年主办方在经典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全新的《竹子寻梦》为主题,分听竹、踏竹、舞竹三个部分,展示寻梦、追梦、耕耘与收获的场景。
咚咚咚……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鼓点声,演员们有序排成多个方阵,有的击鼓奏出欢快节奏;有的紧握着竹竿随着节奏缓缓摆动;其他演员则排成一列,手拿簸箕,轻盈地在竹竿间跳跃,舞姿优美而欢乐。
其中,第一方阵主题为《竹子与花伞》。竹子象征学子的追求,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花伞象征学女的青春,热情奔放为国织锦绣。伴随着古典,壮乡儿女以青春的方阵,阔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第二方阵主题为《壮绣和绣球》,展示壮乡农业大丰收,富了乡镇,乐了千家万户的情景。
第三方阵主题为《铜鼓与竹竿》。铜鼓为竹竿擂鼓,竹竿为铜鼓欢呼;铜鼓为竹竿加速,竹竿为铜鼓起舞。武鸣千人竹竿舞,在铜鼓声的带领下,尽显壮乡大气概。
据千人竹竿舞的教练曾俊平介绍,此次参加千人竹竿舞的演员主要由武鸣高中的学生组成,“这样的编排和筹备,是为了让学生们从小更好地传承壮乡的文化”。曾俊平说,学生们此前已经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集训,为的就是能在昨日的开幕式上给观众呈现最具气势的竹竿舞。武鸣高中高一学生小覃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千人竹竿舞的演出,此前2个月里,她每天利用晚休时间系统集训1个小时,她说:“竹竿舞是壮乡的传统文化内容,尽管排练比较辛苦,但能完美地给观众展现这种舞蹈,我和同学们都很快乐。”
千人起“武”奋勇追梦
紧接着竹竿舞表演的,是千人武术展演《美丽壮乡·奋勇追梦》。
并步提肘弓步双推掌,右勾褂腿提膝、亮掌……首先出场的是武鸣区城镇二小的小演员们。210名学生组成的武术表演方阵以壮拳和长拳向观众亮相,其熟练的掌法、铿锵的动作、矫健的身影赢得了阵阵掌声。据了解,城镇二小一直把武术教育作为本校体育教学特色,致力于把壮族武术发扬光大。
在第二方阵出场的是武鸣中学的300名壮乡学子,他们以武鸣壮乡青年拳向广大观众献上精彩的武术表演。武鸣壮乡青年拳,是南拳和武鸣壮拳精髓的有机结合,具有浓郁壮乡民族特色,其动作彪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准确,沉实稳健,拳刚、势烈、多短打、擅标掌、少跳跃,秆拳时结合使用壮语发音,借声气摧力。武鸣中学学生的武术表演,再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襟、和谐共处的气度,展示了“诚信务实、创新争先、武略文韬、鸣于天下” 的新时代武鸣精神。
第三方阵上场的是武鸣区武术协会的100名学员,他们为观众展示精英武术表演。学员们首先进行了集体拳、剑术、棍术、刀术等集体表演。紧接着的,是广西独有的壮拳。壮拳,是古代壮族武术,被誉为“南拳始祖”,古有所传:“狼兵鸷悍,天下之最”。壮拳在明朝时期的抗倭前线曾大显身手,屡建奇功。学员们的精彩表演展现了壮族先民刚强无畏、骁勇善战的精神。
千人炫舞喜迎丰收
“三千”展演的第三个篇章,是千人广场舞《美丽壮乡·踏歌追梦》。据了解,今年千人广场舞表演的主题是“丰收时节·昂昂壮乡”,展现壮乡人民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身影。
首先出场的,是乡镇健身舞方阵。由甘圩镇、锣圩镇、宁武镇、马头镇、仙湖镇、罗波镇、双桥镇的广场舞爱好者联合表演,表现丰收之后,富裕起来的壮乡人民非常乐于健身,无论是家前院后还是田间地头,都能看到壮人矫健的身影。
紧接着出场是壮锦与织布梭方阵。该方阵由城东小学120名小学生组成。据了解,壮锦与苏绣、湘绣、蜀绣齐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武鸣壮族织绣手艺代代相传。小学生们以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壮家人织呀织,织呀织,织出了晒场堆金谷,织出乡村丰收图。随后,稻穗方阵与簸箕方阵相继出场。稻穗方阵由城区社区各文艺团体的百名演员展演。一曲《稻香时节》伴随着壮乡人与百穗欢舞的宏大场面,让人如置身于万亩金黄稻田。簸箕方队则由武鸣民族中学100名学生展演。
最后,全体舞蹈演员为观众献上了大圆舞——《壮乡是个大福海》。伴随着舞蹈,壮乡欢歌汇成了人间幸福的长河,给大地增添万千春色,就像壮人心中的中国梦永远不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骏)今天为广西“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提到“三月三”习俗,除对歌、吃五色糯米饭外,你还知道其他有趣的习俗吗?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民俗专家,听他们来说一说。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