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彧希)1400平方米的大棚内,四个鱼池一字排开,紧邻鱼池,种植有600多平方米的绿叶蔬菜。掀起种植蔬菜的泡沫箱,下面没有土壤,只有从鱼池循环而来的养鱼水——1月5日,这一从澳大利亚引进的“鱼菜共生”种养技术正式在新津兴义镇亮相。“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成都鱼耕田农场场长陈斌说,从养鱼池出来的鱼粪和污水,经过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通过一根主管,被引入到菜池。水中含有的丰富营养,被蔬菜的根部吸收后,水体也得到净化,再重新回到鱼池,从而实现了鱼给菜供养、菜给鱼净化水的生态共生效应。据了解,该项目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建鱼菜共生种养大棚,分为9个基础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包括四个鱼池和600多平方米的菜池,可种植蔬菜水果。项目建成后,基地可年产商品鱼2.8万公斤、蔬菜16.8万公斤。
新闻推荐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预计减税过渡期后,双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税目占比和贸易额占比将大大超过一般自贸协定中90%的水平。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将给我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