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已经截止,争议主要集中五个方面
7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目前已结束征求意见期。经过一个月的激烈争论,意见争议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
争议一:账户开立门槛提高。
目前开设一个支付宝账户只用上传身份证照片、绑定银行卡即可,而意见稿要求,开立账户需五重验证。上传文凭学历、纳税证明、水电缴费单等材料对于城市的工薪族不难,但对于农村用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了。
争议二:要求支付指令验证方式与支付限额。
数字证书与电子签名对于使用电脑网购的用户不难,但对于目前已广泛使用手机购物的“掌上一族”来说有些困难。而且,日累计5000元、年累计20万元的限额,则对于一些喜欢网购奢侈品、网上理财达人来说,也会感到不便。
争议三:支付账户不能向他人银行借记卡转账。
转账业务已成为网络支付机构民生服务中的基本服务,目前是免费的,而征求意见稿支付账户不得向他人借记卡转账,受制于各家银行对第三方支付转账额度的限制,不少客户只能选择银行网银转账,使得转账成本上升。
争议四:超过200元的支付指令机构不得代替银行验证。
200元的额度已经很低,如果支付机构要求验证一次,接着银行又验证一次,快捷支付的客户体验将大打折扣。
争议五:支付机构不能为P2P等金融机构开设账户,且限定综合类支付账户限额。
由于P2P行业风险较高,银行目前基本不对P2P进行资金托管,因而不少P2P企业把资金托管的业务交由第三方支付。此项规定一旦落实,银行能顺利接手P2P行业资金托管吗?
安全是“底线”
增加交叉验证方式、依据安全级别限额、严控支付账户出口、交易验证权责划分……这些都是此次征求意见稿中争论的焦点,在一些支付机构和消费者看来,其中不少要求有些“强人所难”。央行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意见稿,只要不违反安全“底线”,监管部门也希望能找出有比交叉验证更可信的方法落实实名制,鼓励支付机构创新安全技术,根据百姓实际需求调整支付限额。 (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上市险企上半年日赚4.68亿最低增速也超过60%■天府早报记者冷宏伟综合前段时间股市、债市的“双牛”,让金融行业半年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半年报来看,银行利润增长乏力已是不争事实。随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