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虽然科技成果丰富,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有限,高校科技创新对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今后亟待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要改革高校财政拨款和考核体制机制。根据实际需求,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作导向性资助。借鉴美国经验,将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成效直接挂钩。推动高校建立岗位分类管理制度,加大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横向课题评价指标。加强省属高校履行科技成果转化长期激励的法人责任。
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细化和补充《关于省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内容,做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鼓励高校出台政策,通过抵换工作量、上调薪酬水平、拥有技术转让的部分收益或股份、科研经费财务报销更灵活等举措,支持科研成果转化。
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增强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扶持力度,探索中试环节风险共担机制。充分发挥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创投机构积极参与,对不同阶段的科技成果转化给予不同的风险补偿,如对种子期与起步期项目给予更高比例的补贴。鼓励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天使投资和私募基金。支持区域股权市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对接。
要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效率。以网上技术市场为依托,促进科技中介机构规范化发展。引导高校单独或联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委派专人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在国外从事技术转移的留学人才和外籍人才来浙创办技术中介机构。完善技术经纪人资格认证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和学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和枢纽作用,借鉴北京市科协的做法,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规范,提供转化评价、项目促进及培训等服务。
要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升科研人员创新效果。加强重点孵化基地建设。结合省八大万亿产业建设,引导高校将优势学科群对接产业群。针对各产业集群产品类同及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从中遴选50个孵化基地,鼓励高校与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5年共建,为区域中企业的现场管理和公共技术提供系统化支持。这些基地应由省、市、县政府共同给予财政支持,并纳入对高校的绩效考核。此外,健全校企科技人员互动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和块状经济专家服务组制度,并尽快推动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科技人员到高校课题组反向挂职进修。以项目为载体联合培养人才,使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活动有效对接,提高对科技成果进行二次改造的能力。
新闻推荐
在北京市大兴区等232个县(市、区)、天津蓟县等59个县(市、区)分别暂时实施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原计划于今年12月31日收官。12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