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高校本是一方净土,但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上校园贷款平台,诱骗学生贷款,严重破坏了高校的和谐安宁。近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小叶,通过网贷平台与6人发生借贷关系,原本只是想借1300元,没想到利滚利,仅3个星期贷款额就变成了10000元。贷款平台的这种“套路”,几乎与抢劫无异!
国务院有关部委曾联合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集中整治“校园贷”。教育部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也联合印发了规范网上“校园贷”管理的文件,明确表示取缔网上校园贷款的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这并没有引起一些大学生的重视。
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校园贷”门槛低、免担保、放款快吸引学生,也有监管不力的因素。但关键在于,一些大学生金融知识欠缺、社会经验不足,存在盲目攀比、贪图虚荣的心理。据相关报道,这些贷款很少用于学习开支,女生贷款大多用于购买奢侈品及化妆品,男生用于玩电子游戏和给女朋友所用,有的甚至用贷款赌博、酗酒,当出现无法还款时便逃课、辍学。代价之大不得不警惕。
一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花费都来自父母,有些学生养成攀比的恶习后,父母给的钱难以满足其需求,便通过“校园贷”不当消费。而放贷人一般要求学生提供物品抵押,还要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从而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他们便整天打电话逼债、威胁,有的甚至采取恐吓、殴打、强迫等手段进行暴力讨债;有的放贷人借机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还有的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等,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很大危害。
鉴于此,应进一步加大对“校园贷”危害的宣传力度,斩断“校园贷”伸向大学生的黑手。银行尽快开通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降低门槛、简化程序,让真正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获得金融支持。作为大学生,也应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端正思想,改变错误的消费观,不要让“校园贷”悲剧在我们生活中重演。
新闻推荐
12月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8年楼市:“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指出要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12月23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全国住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