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南京上演了一场特殊的新年联欢会,台下,他们是 海归创业者,是 科技企业家;舞台上,他们居然“变身”舞者、演唱家……今年,南京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主抓手,大力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工程,为创新名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晚,南京市举办了200家新型研发机构2019新年联欢会,以“我的南京、创新有我”为主题,全面展现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成果及一线科技工作者风采。
此次活动由市“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办公室联合市科委等单位主办,市广播电视集团承办。
与传统研发机构相比,
新型研发机构新在哪里?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张全兴说,新型研发机构将高校的科教资源、地方政府、开发区等多方力量联合起来,比单一的老师带学生更快速地转化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科研是为了产业,这就要去企业转化,变成生产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
今晚,还签约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项目
截至目前,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突破200家
现场还签约了10个新型研发机构项目
并为32家年度绩效评估获奖的新型研发机构颁发了证书 去年11月份以来,全市已签约、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92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境外专家在内的1170名高层次专家来宁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其中诺奖得主3人、院士55人、境外专家234人。此次项目签约后,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将超200家。一年来,新型研发机构给南京带来新增投资29.8亿元,孵化引进企业811家。
南京有哪些很牛的新型研发机构?
“石墨烯之父”、诺奖得主安德烈 海姆和诺奖得主康斯坦丁,带着一流团队到南京组建石墨烯研究院,这是两位诺奖得主在英国以外成立的唯一研究院,现已在石墨烯技术产业化上取得重要突破。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
世界计算机领域顶尖科学家、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年过七旬首次创业就选择南京,成立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其团队仅半年时间就孵化引进了12个项目,并促成世界级的交叉智能前沿峰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剑桥大学在南京创建了建校800年来唯一在境外以学校冠名的“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将在5年内引入至少20个顶尖科研团队,集聚上百名一流人才来南京创新创业。
……
这批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深挖科教资源,
培育科技产业和企业,
强化技术创新,打造出一条
充满活力、更具竞争力、可复制可推广的
创新生态链。
11月初,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构建创新之城——中国创新城市TOP10的启示》研究报告发布,南京创新总指数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广州。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江苏省南京市着力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上榜。
南京支持创新发展的背后
南京云集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平台,是创新基因的“富矿”。近年来,南京充分发掘创新动能,围绕创新抓发展,围绕创新争一流,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近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已取得初步成果,新的城市总规提出,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愿景是“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去年9月底,南京启动“两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工程,作为建设创新名城的具体抓手。
出台创新名城建设实施意见,形成“1号文件+45个配套细则”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既有真金白银的扶持,也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有不少是南京独有独创。
树立客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站在企业视角,制订出台了《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
拿出50亿元专门做初创期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都处于前列。
对在南京新注册成立天使投资、创投企业,将给予最高1500万元奖励;对投资南京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将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以此促进各类风创投机构加速向南京集聚。
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下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权限,实行财政资金“拨改投”,将165项审批权限依法赋予15个高新园区,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活力。
……越来越多国内外顶级创新资源布局南京
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出旺盛生命力
(原标题《南京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200家!》)
新闻推荐
武汉,一座骨子里渗透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城市,这一城市精神的深刻内涵即是创新。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创新”是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