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广州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争达40%以上。此外,《意见》强化了生活垃圾的源头控制,要求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探索建立快递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减少包装性废物。(12月23日《信息时报》)
据有关数据测算,去年全国快递业消耗包装箱192亿个。随着快递业务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快递包装物的消耗量将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包装性废物垃圾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确实值得关注。
在此之前,已经有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尝试快递包装物的回收。比如,去年3月,顺丰快递成立包装实验室,启动研制可循环利用快递包装。今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启动了“回箱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市场行为既为快递包装强制回收探索了经验,同时也揭示了问题——虽然快递包装回收行为不断涌现,但并未全面推开。原因或许在于,一方面,电商为了获得良好口碑,不惜用廉价材料重复包装,而快递企业一般以重量计费,导致过度包装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如果由商家从事快递包装物回收,会增加运营成本,所以积极性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快递包装回收就需要有政策约束和引导。比如在德国,包装法规定了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任何材料的生产实体都要对材料在达到使用寿命后而产生的废弃物负责,并自行承担回收费用,或者向回收利用系统付费,由后者代为回收。有了奖惩政策,绿色包装的推行也好,包装物的回收也罢,都会向着更节约型和环保型转变。只有理清了责、权、利问题,强制回收才会更好地落地。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9年我国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