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环境经济,哪里发展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哪里营商环境优,市场资本、产业项目和高端人才就流向哪里。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就是要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和土壤。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窗进出、集成服务,开展网上咨询、网上审批,实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口、办成所有事”;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健全民营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机制,实行容缺预审、容缺补齐、区域评估,为企业松绑解绊。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要全力保障民营企业享受公平待遇,坚决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垄断行业监管,大力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让企业参与公平竞争。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打造公正有序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优化法治环境,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办事。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加大对侵犯民营企业财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企业自主经营权,执行政策不搞“一刀切”,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依法保护企业创新权益,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督,让企业家有安全感。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打造尊商重商的社会环境。企业家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大力倡导尊商重商、崇尚创新创造的良好风气,让优秀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事业发展上有舞台。要强化政治引导、建立企业家荣誉制度、强化舆论引导,让企业家有荣誉感。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党委政府要主动担当、真帮实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奠定坚实基础;(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就是最大的民生”,这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形成的一个共识。然而一直以来,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