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23号文,对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提出严格要求,严格限制信托公司前端融资模式。
受此文件影响,房地产信托募集规模明显下降。用益每周集合信托报告显示,5月底开始,房地产信托募集规模已连续两周环比大幅下降。5月份最后一周募集规 模 36.12 亿 元 , 环 比 减 少60.63%;6 月份首周募集规模29.07亿元,环比减少19.53%。
23号文,即《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对信托公司开展房地产业务提出严格要求,其中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或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股权投资+债权认购劣后、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缴土地出让价款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新的监管政策出台严格限制了前端融资模式的发展。所谓前端融资是指项目没有四证从而不能获得开发贷款的情况下作的前期融资。有研究人士指出,2016年下半年以来,信托业务的房地产融资比较有优势的是前端融资。房地产企业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由于四证要在缴纳土地出让金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办理下来,因此地产企业此时的融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拿地。
受此影响,5月底以来,房地产信托募集规模明显下降。以最近两周情况来看,房地产信托募集规模均在50亿元上下,与上个月单周近百亿元的募集规模相距甚远。对此,用益信托表示,受监管趋严影响,房地产类信托开始出现降温趋势,传统的抵押贷款方式的房地产类信托被监管倒逼转型,未来房地产信托的方向是通过基金、ABS、养老地产、真实房地产投资联合一定区域市场的主流开发商进行。
不过,短期内房地产信托也不会明显萎缩。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记者表示,房地产信托作为信托公司的传统重要投向领域,是信托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创新业务运作模式、盈利能力有待市场检验下,短期内不会萎缩。
据《证券日报》
新闻推荐
记者|杨芮编辑|信保合作或将“松绑"。近日,各地银保监局向辖区内各信托公司下发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