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1日讯据银保监会官网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监管部门针对保险业共开出374张罚单,罚款金额超过6000万元。对比去年同期620张罚单、处罚金额超过1亿元的情况,今年以来保险业罚单数量和处罚金额已大幅减少。据悉,今年上半年,监管部门开罚单的原因大多集中在编制虚假资料、虚构业务套取费用;给予或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等方面。
记者注意到,编制虚假资料、虚构业务套取费用的行为,有不少发生在财险公司。近年来,车险行业竞争激烈,一些中小财险公司为了获取车险业务,用高昂的手续费从中介渠道中购买业务,但监管对车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比例又有所限制,一些公司就铤而走险,通过虚构业务等方式,套取手续费,从而抢占车险市场。此外,欺骗投保人的行为也时有出现,具体行为包括夸大解释保险产品收益、夸大解释保险产品责任范围、诱导投保人不如实回答回访问题等。
如今,朋友圈成为保险人宣传产品的一大渠道。但是,若在朋友圈发布不实的保险产品信息,将受到监管的处罚。今年上半年,就有不少公司或个人因此收到罚单。今年1月28日,工银安盛山西分公司收到的罚单显示,经查,该公司银保部制作并使用含有夸大产品收益、利用停售进行虚假宣传内容的课件,使用对象为参加沙龙讲座的特定人群。时任该公司银保部副经理游小红利用微信朋友圈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夸大保险产品功能的信息。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该公司须改正并被罚款6万元,游小红被罚款1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被罚公司或个人除了会受到警告、罚款等惩罚外,还有不少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因为相关违规行为而丢了工作。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仅今年1-5月,监管就撤销任职资格18人次。
(记者李德银)
新闻推荐
聚焦科创板创新型科技企业只要具备强悍的科技硬核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就算是业绩暂时亏损,依然存在上市融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