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核心资产板块大跌,全周主要指数走势受压制。
券商视点
本期嘉宾
广发证券广西分公司投资顾问陈宇(执业证书编号:S0260611010177)
国泰君安证券南宁双拥路营业部投资顾问廖超腾(执业证书资格编号:S0880618080016)
南国早报记者廖敏
尽管外围环境转暖,但上周A股却似乎不为所动,周线呈“三连阴”走势。不过,央行上周末发布上半年金融数据,同时权威解读七大热点问题,包括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后中国央行是否会跟进,未来是否还会降准,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走等等。对于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如何看待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七翻身”行情会出现吗?上半年金融数据对A股市场走势有何影响?南国早报记者采访南宁券商资深分析人士,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A应如何看待市场缩量震荡整理
记者:核心资产板块在上周一(7月8日)出现大跌,压制了全周主要指数走势。截至上周五(7月12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2930.55点,一周下跌80.51点,周跌幅2.67%;深证成指报收于9213.38点,一周下跌229.84点,周跌幅2.43%;创业板指数报收于1518.07点,一周下跌29.67点,周跌幅1.92%。那么,核心资产抱团松动担忧对市场短期走势有何影响?如何看待市场缩量震荡整理?
陈宇:本月是科创板“超级月”,而上周又是科创板申购“超级周”,对于市场而言,“虚势迎新”的想法不言而喻。科创板在全新的注册制度、交易规则之下,投资者也迎来全新的投资策略和交易逻辑,无论是在资金面还是在市场心理上,“谨慎对待”是可以理解的。此外,整个三季度内,投资者面临的隐忧并不少,包括中美贸易谈判前景、国内外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CPI水平和上市公司半年报成色如何等等,因此,2900~3050的缩量整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当前的谨慎心理。
廖超腾:从历史上看,机构通常喜欢在市场低迷时,在一些绩优蓝筹股里抱团取暖。但是,在一波调整行情的尾声,抱团取暖往往会瓦解,从而促使绩优蓝筹股出现补跌。从复权后的股价看,很多绩优蓝筹股的股价都处于历史高位。正所谓高处不胜寒,眼下需要提防这些绩优蓝筹股补跌。最近的缩量引发市场关注,不少投资者认为,现在的成交量已经够低,大盘该反弹了。沪市6月18日的地量是1369亿元,7月10日的成交量已经缩小到1412亿元。不过,从经验看,成交量要缩得比前一个短线底部的地量还要低,才更有望探出阶段性底低点。所以,近日的1412亿元未必是真正的地量。
B化工板块表现强势还能追涨吗
记者:上周,市场持续低位震荡,个股和指数都表现疲弱,表现最好的是两个化工细分板块,分别为磷化工板块和氟化工板块,两个板块指数本周分别上涨11.27%和6.98%,领涨两市各大指数。磷化工板块本周龙头是为澄星股份,一周连续3个涨停板,周涨幅达35.6%;兴发集团表现也不俗,周涨幅21.8%。化工板块的走强,是何原因?没有提前布局的投资者,还可以追涨上车吗?
陈宇:上周氟化工、磷化工板块的异动,皆源于事件性因素,前者是由于日韩之间突发的电子氟化工产品贸易供货问题,后者则是由于媒体曝光的云贵两省黄磷污染问题。因此,总的来说,两个事件的影响更倾向于“供给侧异动”而非下游需求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更谈不上“行业需求拐点的出现”,因此,板块行情演绎上更可能是一波流的逻辑,投资者可以短线心态考虑介入,不宜恋战久留。
廖超腾:化工板块今年时不时活跃一下,其触发因素往往是产品涨价。比如:最近澄星股份等个股的上涨,就得益于黄磷价格近日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是,澄星股份发布的公告提示,该公司的黄磷对外销售占比较小,且黄磷价格的上涨只是阶段性上涨,能持续多长时间有较大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澄星股份今年曾因信息披露违法被重罚,该公司曾经是一只问题股。澄星股份等化工股经常在大涨之后上演连续大跌的走势,在相关个股近日已经出现较大涨幅的情况下,建议短期避险为上。
C上半年金融数据对股市有何影响
记者:在全球央行正逐步走进降息周期,美联储近期释放的强烈降息信号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究竟是否会跟随美联储的步伐,通过下调政策利率等方式实现降息,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央行在周末发布上半年金融数据,并就热点问题进行相关解答,投资者该如何看待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上半年金融数据对A股市场走势有何影响?
陈宇:近两周以来,全球市场对于美联储下一阶段步入宽松的预期颇高,尽管在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出乎意料。一度引发全球市场的波动,但考虑到美国就业数据并非美国经济的前瞻性指标,而是滞后性指标,不能因此而判断美国经济面临较大压力这一事实出现逆转,从美国国债收益率“长短倒挂”的节奏来看,下半年内美国降息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不过,我们认为,以“新一轮QE(定量化宽松)“来简单看待这个未来的宽松可能性,过于草率。美国当前也面临着复杂的金融环境和非市场的博弈因素,从中国央行的表态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来看,跟进降息的可能性的确也不大。因此,期待一个QE来催生新一轮行情的想法,尚无基础。
初步揭示的国内6月份及上半年金融数据“量不错,结构不行“,按6月新增量来看,2.2万亿元是近年的最高水平,但反映企业对经济的信心的中长期贷款水平依然疲弱,其他经济数据也能基本印证这点。也就是说,从进出口、投资角度来看,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相对可以期待的是消费层面,但由于CPI持续地接近3%的水平,客观上大大压缩了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可能性和空间。因此,从金融数据层面来看,A股仍难以具备3000点上方拓展上涨空间的动力。
廖超腾:在美联储上周三(7月10日)晚间释放可能降息的信号之后,A股次日却高开低走,表明市场对此消息比较冷静。从管理层的多次表态看,货币政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搞“大水漫灌”,而是“滴灌”,力求对实体经济进行精准扶助。实际上,金融体系其实并不缺钱,最近不少金融机构爆出巨额大项目触雷的新闻,这也说明市场缺的是好项目。此外,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在这种其实不太缺钱的背景下,央行也没必要大幅放水。
新闻推荐
上海证券交易所7月8日宣布,同意北京木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提出的撤回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依法决定终止其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