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财经 > 正文

从车间到地头 一颗种子的奇幻之旅

来源:甘肃农民报 2019-09-28 06: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丽丽

给种子包一层保护膜,就像穿了一件外衣,一粒粒种子在外衣的保护下既抗菌、防虫、抗寒,又能稳产又高产。

据垦丰种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众多产品中,垦丰种业“三江6号”种子米有着光鲜的外衣。在今年北大荒农垦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约仪式上,马云曾捧起磨出来的新鲜“三江6号”大米,闻香气、看粒型、听介绍,称赞道:“真不错!”如今受到马云关注和点赞的“三江6号”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三江6号”种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它又是如何从车间走向田间地头的呢?近日,全国“三农”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给玉米、大豆、水稻、麦类等农作物种子“穿外衣”的企业——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记者有幸看到了给种子穿衣的流程。在该公司的科研大楼里,科研人员正在认真检测玉米种子的纯度,经过严格检测的种子则根据市场销售种植地区而穿上不同的“外衣”——包膜。在该研发大楼,建有种质资源库、种子处理及种子检测、分子辅助育种、前沿基因技术研究等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同时,该公司购置了世界一流的种子处理、植物生理生化等实验室仪器设备,借助这些设备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垦丰”“德美亚”等品牌种子。

让人欣喜的是,在种子处理技术方面,则引进国际领先的种衣剂,使出产的种子均达到标准化生产,实现了种子的全程可追溯,此举让终端用户识别真假。此外,大批量的种子收成后,如遇阴雨天,就容易导致种子变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了年可生产3万多吨种子加工中心,初步实现了种子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自动化的“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目标,有力地抵御了制种风险。

垦丰种业注重研发创新能力,年投入研发经费超亿元,推行首席育种家制度,按照流水线式育种流程,配置岗位科学家、科学家助理等人员。同时,以高薪持续引进人才,组成玉米种质资源管理、育种创新、生物信息等研发团队27个。此外,公司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种子企业、个人育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产品持续创新。公司与德国某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的黑龙江早熟玉米品种,成功地开辟了黑龙江省早熟和极早熟玉米品种市场。

作为被农业农村部首批颁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及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垦丰种业始终践行“科技与服务,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坚持“品行天下,质创未来”的经营理念,线上线下为种植户提供优良品种及种植解决方案,为农民创造价值,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新闻推荐

持股过节或可领到“红包”

■李志林(忠言)博士但凡A股投资者,无不羡慕美国股市,连续10年大牛市,指数暴涨320%,数十次创出历史新高;今年股指从历史高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车间到地头 一颗种子的奇幻之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