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究竟是员工失误,还是配合大客户要求?
中信银行称,是个别员工未严格按照制度操作,但是据池子方面消息,中信银行回应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这两个答案,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无心之失,没有主观意图;后者是明知故犯,是为了讨好所谓的“大客户”,不惜出卖自己的职业操守。
其二:如果是有主观意图,那么免职就完事了?
法律界认为,中信银行虹口支行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甚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确证存在主观意图,那么,相关人员不仅要被追究内部纪律责任,更要承担起法律责任。一句轻飘飘的免职,未免有点小看了这件事的性质。
其三:究竟是个例还是常态?资本是否无所不为?
整个事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池子的遭遇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如果银行能轻易屈服于“大客户”,是不是每个人的信息都在如履薄冰?牵涉到这个层面,恐怕不是银行自纠自查能解决得了的。银监会和相关部门也要查一查,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常态?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日本厚生劳动省5月7日首次批准将美国制药企业开发的瑞德西韦作为新冠肺炎在国内的治疗药物。 据日本共同社5月7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