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绿城水都、百年商埠迎来了20多名青年学者,拉开了“粤桂港澳青年学者西江行”活动的帷幕。当天上午,青年学者们兴致勃勃地到中恒集团、长洲水利枢纽、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参观考察,实地感受梧州人建设黄金水道的热情。
“梧州速度让人惊讶”
相较初来者的生疏,广西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实习员解桂海则轻车熟路,念研究生时,他就曾多次到梧州,对中小企业融资课题进行调研。此次作为学者到梧州,他却有另一番的感触。他说:“与前两年相比,梧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简直都快让人认不出来了。”
广西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常务副所长蒋小勇曾于今年年初到梧州调研,当初赤水圩作业区刚刚打桩,如今已有数个泊位拔地而起。“太快了,梧州的建设速度让人惊讶。”蒋小勇说。
考察期间,一位身着黑色外套的老者引人关注。每到一处,他总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在仔细倾听的同时,还不时向工作人员发问,而一位年轻的女士则在笔记本上快速地记录。老者是西江行活动的总顾问、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教授,忙碌记录的是他的研究生李婧。此次来梧,郭熙保在为国家有关部委《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协作与合作》课题作调研。当参观结束后,郭熙保说:“虽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梧州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场面令人振奋,梧州充满活力。”他表示,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梧州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水运低成本、利于保护生态的优势,必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建言献策其情殷殷
为梧州建设西江黄金水道的高涨热情所感染,在参观考察的同时,许多学者纷纷为梧州建设西江经济带提出了建议。
十年前曾参与梧州城市规划的广东社科院产业经济所所长向晓梅表示,梧州城市总体规划要与城市定位相结合,港口码头建设应借鉴广东发展的一些教训。承接产业转移要有反梯度、反传统的思维,同时要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此外,应依托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一些新兴行业。
当了解到梧州市提出在梧州设立出口加工区时,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王玉清希望梧州市能从建立保税港口的角度着手,高起点规划,为承接产业转移以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一个更好的平台。 本报记者赖新云
新闻推荐
菜价大幅上涨情况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