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智雄
目前,建筑企业及所属各分公司(项目部),工程材料购买都采取了公开招标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进。笔者长期工作在建筑企业基层单位,耳闻目睹了材料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加招标供应商都由物资部门确定,没有从根本上对工程材料招标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招标工作成了物资部门唱独角戏,相关配合部门跑龙套,轰轰烈烈演戏,成了摆设。打着降低采购成本的旗号,实际在蚕食建筑企业微乎其微的利润,甚至直接导致工程项目亏损。那么怎样进行立杆见影的改进呢?
第一,改变现行采购招标工作管理体制,全方位立体交叉进行,相互牵制。建筑企业总公司、各分公司(项目部)都成立了材料招标领导小组,主管经理任组长,纪委干部为督导员,成员由物资部、经营部、质检部、审计部、纪委组成。纪委要理直气壮地参与到材料招标工作的核心层,从头到尾对材料招标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充分发挥纪检在建筑企业招标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第二、改变参加投标的供应商由物资部门一家确定的办法,由物资部、经营部、质检部、审计部、纪委五家分别确定。审计部门直接参与材料招标工作,变事后审计监督为事中审计监督。物资部门、经营部门、质检部门、审计部门、纪委分别按照总公司规定建立自己的合格材料供应商队伍库;每次招标,各自在队伍库里随机抽选二家供应商参加投标。五部门互不隶属,互相监督。招标领导小组组长、督导员监督五部门互相不能通气,五家选定的参与投标的供应商不能互相串标。一经发现问题,哪个部门抽选的,追究哪个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于违规违纪的供应商,要坚决地从公司合格供应商队伍库里清除出去。
第三,百万元以上的材料招标工作报总公司审批指导,根据总公司的意见进行招标,由分公司(项目部)招标领导小组组长、督导员、审计部门根据五部门抽选的供应商投标的价格,确定二至三家供应商及报价,报请上级审批。
第四,百万元以下的材料招标工作由各分公司(项目部)自行组织,经营、审计、质检、纪检部门、物资部门根据市场价格及报价和供应商的资质,选定三家信誉好、价格低的供应商,报请领导小组组长、督导员审定。再由物资部、经营部、质检部、审计部、纪检部门五部门共同与供应商谈判,最终根据工程需要等,确定价格和供应商。
第五,工程材料的质量由物资部门、质检部门共同把关,数量由审计部门、物资部门把关。建筑企业材料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5%以上,只要我们积极改进材料招标工作,各部门互相监督,严格把关,降低采购成本0.5~1%,应该不是困难的事情。这样一年下来,可节约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新闻推荐
宏大历史叙事下的平民情怀 ——2009年国产“红色”题材电视剧回眸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余则成、翠平、杨立青、瞿恩、“团长”、顺溜……2009年中国电视荧屏一路“飘红”,在宏大历史叙事的背景下,人们记住了一批传奇人物形象。自今年年初起,以军旅、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