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12月4日电(记者 陆文军)在全球关注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前夕,记者从上海世博局和上海市环保局了解到,即将在明年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制定整套“低碳方案”.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上海在世博园区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贯彻“低碳”理念,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上海也积极落实“碳补偿”措施,尽可能抵消世博会的额外碳排放。
在世博园区筹备、规划、设计、建设期间,上海世博会专设城市最佳实践区,汇聚展示全球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同时还推出“网上世博会”。参展方也纷纷通过场馆设计建设、布展以及相关活动展示“绿色”、“低碳”。上海世博会还将组织召开“全球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则成为一大挑战。上海将为世博会参观者提供舒适、高效的公交出行方式,同时显著降低出行的碳排放。世博园区内公共交通将实现“零排放”,园区周边实现“低排放”。
据悉,到世博会召开之际,上海将拥有超过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和更加完善的巴士交通网络,新车于2009年11月提前实施“国四”标准,高污染车辆限行范围已于2009年8月起扩大到中环线,同时将投运超过1000辆新能源汽车。
上海世博会还将积极鼓励个人、企业以及有关机构购买碳减排指标。今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针对世博会的参观者就明确提出了:乘坐国际航班或国内航班前往参观,建议购买碳信用额度,抵偿由此产生的碳排放。
同时,上海市也在研究借世博会的契机搭建自愿碳减排平台的可行性,让公众能够有渠道参与抵消因世博会的举办可能产生的碳排放,购买碳减排指标的资金将通过指定的基金运作,用于支持相关碳减排项目。目前,相关方案仍在研究策划过程中,在制定完善后将向社会公众发布。
上海市环保部门呼吁,希望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者尽量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积极抵消世博出行造成的碳排放。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太原12月6日电(记者王炤坤)今年以来,一则消息振奋人心,断流多年的汾河太原以上河段实现了清水复流,湿地面积增加,流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有的水源地升高16米。国家在山西进行煤炭工业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