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建设社会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净化了医疗市场,改善了诊疗条件,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群众就医用药安全。规范了药品的进购渠道,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医疗服务和药品执行了统一价格,杜绝了一些村医乱要价、乱收费现象,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完善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促进了门诊统筹结报工作有效开展。让老百姓在村卫生室看病时能及时得到报销,充分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实惠。全乡实行村级门诊统筹后,为群众新农合结报资金20余万元,因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让老百姓在村卫生室看病时能及时得到报销,真切感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带来的实惠,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参合率,方便群众就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大石乡群众参合率能超过95%。比上年提高。
规范了服务行为,保证了医疗安全。村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办事,杜绝了医疗隐患,同时,各村卫生人员相对集中,遇到疑难病症,可互相研讨,组织会诊,增强了卫生服务能力。西湖村现有村医8名,全部都是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在册卫生人员。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卫生室确立了每天集中学习一小时的学习制度,集体探讨、会诊疑难病例。现年58岁的村医张高祥,早在1965年就开始行医。他告诉我们,个体行医虽然自由些,收入也相对高些,但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候,对许多病例的处理认知程度存在误区,医疗风险较大,老百姓缺乏安全感。实行一体化后,村医的基本待遇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家在一起办公,整体业务技术力量强大了,遇到重大疑难病例就集体会诊,相互探讨,提高了处理病例的能力和成功率。所以,我们村医高兴了,老百姓也很满意。
促进了公共卫生的落实,进一步明确了村卫生室和村医职责,使防疫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更加健全,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西湖村卫生室正式整合后,仅两个月时间,就组织村医每天来往于村村组组,上门为农民提供门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日常护理等医疗服务,同时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户全部建立了家庭档案,建立个人健康档案250余份,对150多名4岁以下学龄儿童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和乙肝查漏补种。现在,西湖村卫生室日门诊量达80人左右。
调动了村医的积极性。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村医工资报酬得到了科学解决和有效保障,医疗风险压力大幅度减轻,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村医的责任心逐步加强,服务态度得到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
去年以来,同意组60岁的叶莲枝老人一直感觉身体不适,先后到上海、安庆等地查诊,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食管炎,虽经治疗但一直未见根本性好转。10月份,病情有所加重,到西湖村卫生室就诊,主治医师叶冠华接诊后,当天晚上卫生室就组织6名村医集体会诊,综合大家意见认为,叶莲枝老人此次是因为患严重感冒,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胃炎复发,必须经过综合治疗,以治“上感”为主,综合治胃,村医日后上门随访。根据会诊意见,经过村医们精心诊疗护理,叶莲枝老人总计花去59.5元,即时结报15元,在村卫生室治疗两天,病情就痊愈了。
农民对现在的农村医疗非常满意,他们这样总结:无病体现关心,人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小病体现方便,乡村医生随时上门服务,足不出户就有人给看病;大病体现及时,乡村医疗机构看不了的病,可及早地送到大医院救治。政府确确实实为农民办了件大事好事!
新闻推荐
俯瞰新城 刘辉摄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龙头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太湖对外形象的窗口和名片。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