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龙潭:村民生活在“小火山”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0-03-30 23:48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梁波文/图  

从2009年8月到2010年3月,一场长达7个月的大旱困扰着攀枝花。

作为全市重灾区之一的仁和区,截至2010年3月27日,已180天无降雨;在其所辖的14个乡镇里,大龙潭乡又是旱情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  

3月27日,记者来到大龙潭乡迤资村的小火山组。

一瓢水是这样用的

淘米→洗碗筷→洗脸脚→浇地

迤资村小火山组距离大龙潭乡政府约6公里。27日11时许,进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荒芜:飞扬的黄土,干裂的田地,枯萎的小麦,蔫吧的菜苗……如今,这里真的成了活脱脱的“小火山”。

大龙潭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陈晓林说,这里曾经是“8·30”地震的震中,村民刚刚重建了家园,不少人都是贷款加上补贴修了新房子,如今遇上旱灾,许多农户家的小麦、豌豆大面积减产,有些甚至颗粒无收。最严重的是,现在人畜饮水都出现了困难。

“从春节前到现在,我们这里就基本断水了。”小火山组组长熊会金说。

小火山组有31户人家130余口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水源匮乏。而在村子的正前方下行4公路处,就有一座蓄水量达数10万立方米的坝塘水库。

“十四年前,原本有一条沟渠可以将坝塘水库的水引到我们这里,但因为多年失修,加上雨季泥石流的冲刷、淤塞,这条沟渠彻底没有了,坝塘水库的水再也到不了这里了。”熊会金遗憾地说道。

另外,火山组的村民居住点离金沙江的直线距离仅有3公里,但全是悬崖峭壁,抽水泵无法逾越难以企及的高扬程,让村民们只能望江兴叹。

看似不远的水源却解不了小火山组村民的近渴。

“现在我们就全靠乡政府每隔一天的送水和村里仅有的两股山泉浸水来解决全组人畜饮水问题。”站在村子山沟里的一棵红椿树下,熊会金对记者说。

在红椿树的旁边有一个半人高的水坑,水坑里的水只有一小汪,而水坑周围已排列着五六个水桶,其中有两个水桶装满了有些浑浊的水,水面上还漂浮着从红椿树上掉下的树籽。

“这处山泉浸水每天可以舀起10多桶水。为了大家都能分到有限的一点水,就必须排队,还要协调好秩序。”熊会金苦笑着说。

在小火山组,主要的小春农作物就是小麦、豌豆。

“地里的小麦、豌豆几乎都干死完了。这是从地里扯回来的干豌豆秧子,碾碎了还可以喂牛、喂猪。”在自家院子里,熊会金指着一屋子枯死的豌豆苗对记者说。枯苗里有许多褐色的豆角,剥开豆角,里面的豌豆有绿豆大小。

在村子西北方一畦四处都干裂开缝的红薯秧地里,83岁老人许兰芝正要前往取水点候水,老人瘦小的肩上挑着一对水桶,老人眼里满是焦虑。

“再不下雨,我育的红苕秧就要干死了。”老人揪心地说,“往年这时候,雨水已经落地,村里的各家各户早就忙着点玉米、种花生和红苕了。可今年,到这时候连一滴雨星子都没看到,怎么办哟?”

在村头的一处坡地上,记者见到了赶着一群羊子的李成和。他告诉记者,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可他还在坚持,为了减轻家里饮水的负担,他需要经常爬坡下坎,把牛、羊赶到江边饮水。

“水对我们来说很金贵,现在别说洗澡,连洗衣洗碗都困难。我家的每一瓢水都有几个用途,淘菜、淘米的水留着,可以用来洗碗筷,也可以晚上洗脸洗脚,完了还可以存起来,去地里浇灌玉米、红苕秧子。”

共谱抗旱曲

村民自救,政府力保,社会资助

小火山组的可耕地不多,组里的青壮劳力常年都在外打工。组长熊会金也不例外,他也时常在外面做一点小生意或者打工。在组里旱情严重的时候,熊会金回来了,带领村民开始抗旱。

“每天除了协调好村民们在两个山泉浸水点取水,还要带领着一些热心的村民四处寻找水源。”熊会金说,尽管村里干旱得厉害,但寻找水源的工作在今年春节前有了可喜的进展。“在离村子600米远的一个临江坡地,我们找到了一股比烟头略粗的浸水。”

乡里为此拨了专项资金,熊会金则组织村民们在浸水所在的位置挖了一个蓄水池。“目前蓄水池已经挖好了,可以蓄几十方水,现在正在进行管道的焊接,过不了多久组里的村民就可以用上这股水了。”熊会金笑着说。

为了解决全乡饮水最为困难的12个村民小组1600人及42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进入3月后,大龙潭乡在一辆农用车上焊了一个大铁皮箱作为临时送水车,从3月4日开始给这12个村民小组送水。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送水,每次要送8吨左右,每吨水的成本大约150元。”副乡长饶仁寿说。 

而大龙潭乡的严重旱情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向有关部门询问送水、捐助的具体渠道。

“就在26日,攀枝花海关和另外一家单位专程给我们小火山组送来了纯净水,130余名村民人均领到了50斤水。”熊会金开心地对记者说。

3月27日下午,上海东吴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专程坐飞机从上海经成都来到了攀枝花,一下飞机就直奔大龙潭乡。

“他们是在网上看到我们乡的受灾情况后,专程来我们乡进行抗旱援助行动的。”饶仁寿说,在此次到攀的抗旱援助行动中,这家证券公司共计送来了价值1.2万元的600件矿泉水,其中300件指定送给旱情严重的小火山村民组,另外300件由乡里作具体调配。该公司除了送水,还将就大龙潭乡的部分抗旱项目给予资金援助。 

延伸阅读

大龙潭乡所有的水库和山坪塘由于连逢去年的秋旱、冬旱和今年的春旱,都没有蓄上水。许多水库已经见底,堤坝裸露在外。

全乡水利库容原本为1287万立方米,去年的实际蓄水只有260万立方米,截至今年3月24日,全乡蓄水量仅有105万立方米。水库无蓄水,是冬春作物绝收和减产的直接原因。

全乡可耕种土地8万亩,严重干旱导致今年只耕种了冬春农作物26550余亩,而受旱面积达26300亩,其中成灾面积18200余亩,绝收面积8100亩。

全乡8个村104个村民小组的1.6万余人中,7850人及1.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中,以迤资村小火山组为代表的12个村民小组的1600人及4200头牲畜饮水最为困难。

新闻推荐

汇聚力量助发展 凝聚人心促和谐

本报讯(记者晏洁)3月31日,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全市统一战线要强化大局意识,找准角色定位,扎实、创新、科学工作,为助推全市经济提速增效、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汇聚力量、凝聚人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龙潭:村民生活在“小火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