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一望无际的泊湖东湖岸边,黄妙生启动振动式鱼塘投饲机,霎时,水面上鱼跃水欢,好不热闹。在村里支持下,长年在外地从事养殖业的黄妙生,回乡承包了近千亩湖汊滩涂,养殖150亩优质鱼苗和800亩精养草鱼,产品远销到浙江、福建、山东等地,仅此一项,预计今年收入将突破5万元。在黄妙生的影响下,村里有30多位村民发展了水产养殖业。这是今年以来,大石乡东湖村着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东湖村位于泊湖东岸,长期以来,由于该村村级基层组织涣散,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因而被列为全县“难点村”。今年以来,村两委“一班人”痛定思痛,在广泛听取、征求党员干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从影响制约村级发展的最薄弱环节抓起,从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公开向村民承诺,重点实施好“四项民生工程”,办好八件实事,确保东湖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施“党建兴村”工程,是东湖村两委决心带领干部群众奋力崛起的“第一要务”。村里在充分整合资源,成立了东一、东二两个党支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实际,提出了“一组一策”、一事一议,全面振兴东湖的发展规划。村里首先对全村79名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将明确实施的“四大民生工程”、八件实事,由村两委班子成员主抓一项民生工程,每项工程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村两委、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实行按级负责,确保时间、进度、质量落实到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鲁传义告诉记者,年内,村里将结合土地置换等工程,加快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力争把村部、学校、卫生室、幼儿园等集聚到中心村,把村部所在地打造成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中心。
其次是实施好“基础强村工程”。今年内,村两委将着重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实施好“兰家支渠”宋屋到新桥组、全长700米的改造工程,该工程总投资达35万元,将惠及2500人,覆盖良田面积达4000多亩;同时着重实施好东湖小学“校安工程”,投入30多万元,对东湖小学校舍、厨房、体育场等工程实行全面改造,确保300多名师生的生活学习安全。
贯通“两纵三横”交通网,改变村民“出行难”,是东湖村全体村民的期盼,也是东湖村村两委向村民重点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内,村里将利用移民后扶项目、村村通等工程实施好总投资达65万元、全长1.8公里的民主路和全长2.4公里的泊湖大道工程,全村以“两纵三横”为骨架的交通网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投资57万元的“人饮工程”已经于6月底竣工,9个村民组、 1200人口彻底告别了“饮水难”。
村级经济发展难,一直以来是东湖村最大的“痛处”。因此,实施好产业富民工程成为村两委向全体村民承诺的核心“民生工程”。东湖村地处泊湖东岸,水面资源丰富,拥有养殖水面1200亩,25个村民组有13个村民组属于沿湖,有500人从事与渔业相关的产业。今年以来。村里充分整合渔业资源的基础上,引导、扶持养殖大户成立了“育明”渔业合作社,吸收了19名渔民入社发展养殖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上海虾业协会冯德宽先生独资投资400万元,租赁夏湾组300亩滩涂,精养南美白对虾,同时还解决了20人就业。在此基础上,村里还充分发挥全县优质粮油棉基地优势,引导、扶持、建立了5个粮油加工业,依靠5200亩土地发财发展不再是东湖村人的梦想。
(本报记者 陈振伟叶玲玲)
新闻推荐
7月14日上午10时12分,“叮铃铃、叮铃铃”,县防指办的电话铃急促地响起,工作人员马上拿起话筒。 “防指办吗?这里是徐桥镇,刚才因降雨量增加,徐桥创业圩发现一处管涌,危及圩内安全,请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