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加工后的茯苓。
张义水的妻子毕桂华在家门口翻晒茯苓。
村民张艳华举起两个大的茯苓高兴不已。
村民正在为茯苓削皮。
技术工人将茯苓切成片状。北中镇莲花村地处深山,与湖北交界,海拔600米以上。全村300多户人家中有六成以上的农户靠着从事茯苓种植与贩销发了财,如今,在这个小山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
据村书记吴华中介绍,种植茯苓在当地已成气候。该村河边组100多户人家80%以上的农户都种植茯苓,一般农户种植在100——1000窖不等,他们茯苓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农户接近一半。目前,全村有200多户农户种植茯苓或从事茯苓加工、销售,仅此项收入全村可人均增收220多元。
吴义强是河边组的种植大户,他家从事茯苓种植、加工有10多年的历史,凭着这一娴熟技术,他不仅在当地种茯苓,今年还投资10万元承包了湖北一山场,种下茯苓2.2万窖,由于今年年成好,市场行情火爆,他今年可收获茯苓3万公斤以上,仅此项收入可达60万元。每逢收获季节,他家还要聘请当地10多名剩余劳动力,从事挖茯苓、削皮、切片等工作,一般要工作5个多月。村民张雪梅50多岁,家住在附近,现已在他家工作了一个多月,据她说,今年她一直要干到腊月才能结束,到时,可获得5000元左右收入。今年45岁的张义水是个种茯苓的好手,在青桐组算起来已有20多年了。他家就是靠着种茯苓盖起二层小洋楼的。现在,他家一楼的几间屋子里到处存放的都是茯苓,客厅里几位妇女正削着茯苓皮,一位中年男子拿着刀切茯苓片,他举起一块块长方形片状茯苓说,这是茯苓中的极品,每公斤可卖30多元。
(本报记者 王三保)
新闻推荐
去年11月份以来,花凉亭派出所几次接到村民报警,反映晋熙镇梅河村村民陈某因患精神病,随身携带一把砍刀四处游荡,给当地社会治安造成极大隐患。 针对以上情况,该所迅速采取行动,与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