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通过拓宽培训平台、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以工作创先进、用业绩争优秀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提升学习力,在理论武装上比超先进。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三学三提升”,即:学理论提升思想素质、学法规提升政策水平、学业务提升发展本领,争当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表率。一抓示范带头。县委中心组建立完善了集中学习、签到考勤、理论调研、情况通报、学习档案、学习交流、个人学习等七项制度,3月份以来,先后进行了13次集体学习,内容涵盖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工业金融、法律等各方面。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为全县干部上党课,做形势报告。同时,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做到学习、宣讲、听课、调研、撰写调研文章“五带头”。二抓阵地建设。加大教育培训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将县委党校校改工程、乡镇党委视频会议室建设列入财政预算,投入800余万元,完成了县委党校教学楼、学员宿舍楼改扩建工程,1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视频会议室,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6个,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项目的全覆盖。三抓师资力量。一方面“请进来”,邀请中央党校和安徽大学等知名教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县授课,从理论上提升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创争共识的形成;另一方面“走出去”,选送2名党校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选派1优秀教师到基层挂职调研,不断提高本地干部培训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四抓学风建设。积极探索干部培训量化考核方法,严肃党校主体班次学风学纪,将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细化为出勤、遵规守纪、作答思考题、结业考试等项,采取百分制考核打分,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培训鉴定,考核结果和培训鉴定统一记入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提高了学员的纪律意识,推动了学风建设。
提升创新力,在推动工作上创优业绩。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开阔干部眼界、启迪发展思维、推进工作创新。一是专题培训树理念。以经济发展的形势与趋势为主要内容,先后举办了新提拔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产业转移专题培训班各1期,强化干部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可行性的认识。二是参观考察拓眼界。瞄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先后2次组织乡镇和县直经济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江苏无锡、广东增城等地参观考察,实地了解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动态与方向,增强干部做好对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三是实践锻炼增才干。选派200余名干部到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非公企业、信访维稳、县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实践锻炼,选送6名乡镇党政正职到广东增城市跟班学习,让干部在经济建设一线长见识、增才干,增强引领经济发展能力,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对接,从整体上提高了干部创先争优能力。
提升执行力,在优化效能上争当表率。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拓宽平台、改进方式,促进了干部素质的快速提升。一是“流动课堂”流动学。定期抽调部分理论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行业专业人士、技术骨干组成“宣讲团”,深入机关单位、乡镇站所、村组巡回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县委决策和中心任务,对党员干部进行“零距离”、“面对面”的培训。二是“空中课堂”短信学。依托党员电教资源,建立学习教育短信平台,分层分类定期向党员、干部发送知识性、工作指导性短信,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全体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及时学习、掌握到最新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典型课堂”启发学。全方位挖掘太湖最具典型意义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模范人物,拍摄制作一批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在各行各业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教材,并通过太湖电视台、太湖先锋网、太湖政府网等媒体集中宣传推广,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方向、赶有标杆,增强了争先进、当先进的积极性。四是“网络课堂”点播学。大力推进干部在线学习,建立“太湖干部教育在线”网站,开设了党建新闻、培训动态、学习资料、政策法规等多个栏目,让干部在学习的同时,又能了解党建及干部培训方面的一些动态近况,扩大了影响力。网站开设一个月来,全县85%以上的科级干部都参加了在线学习。
(本报通讯员李加福)
新闻推荐
现在经济区域不像行政区域那样有明确的边界,而是外延很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进步,也是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势所趋。因为要素的流动就是哪里有市场就到哪里去,所以,十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