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戴云红和妹妹戴平整天在猪圈与猪为伍,精心呵护着这些“宝贝”,让它们健康成长。
小猪崽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
姐姐倍加护理母猪和幼崽。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她们姊妹俩在猪圈里熟练地喂食清扫,记者真不相信这两位小乡村妇女是“猪倌儿”。
3月9日,在弥陀镇河口村生猪养殖基地,姊妹俩在对记者谈起养猪纯粹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看到人家养猪赚钱,自己根本不懂得养猪技术就走上这条路。2008年,姊妹俩老大叫戴云红,老小叫戴平一商议,投资60多万元建起千头养猪场,戴平还调皮地说,“我们姊妹俩已经是个很棒的猪倌儿了!”
戴云红、戴平姊妹俩都没有读什么书,以前姊妹俩给人家做事也能收入几万元钱,但姊妹俩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辞职回村养起猪来。去年出售了800头猪,还存栏300多头,虽然赚钱不多,不过还是尝到了甜头。姐姐戴云红说:“现在就是难掌握生猪行情,防疫也很重要。特别是猪儿出生时,我姊妹俩一天24小时守候在母猪身边,那才叫真辛苦,真累呢!”
说到未来,姐姐表示她会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今年还从江苏引进了新猪种,期盼今年多赚些钱。妹妹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嘛!姊妹俩也充满信心,闯出一条养猪致富之路来。
面对姐妹俩充满自信的眼光和开心的笑容,记者也坚信这对“姊妹花”一定会越开越鲜艳、越开越灿烂。(方英庭本报记者李传林)
新闻推荐
“六一”前夕,江塘乡中心学校、江塘乡少先队总队主办了“六一高声唱,红歌献给党”文艺汇演。 在演出现场,小选手们着装整齐,神采飞扬,《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这些耳...